阅读历史 |

第385章 进入西域(1 / 2)

加入书签

半个月后。

一道人侧身坐在羊背上,面缠防风沙头巾,身影裹着漫漫黄沙和热风,慢慢悠悠走在四周越来越荒凉的大漠上。

他一只手用来挡住头顶刺眼阳光,一只手拿着一本讲义风水的《阴阳青囊经》,悠哉悠哉翻阅。

当初义先生送晋安的《阴阳青囊经》、《神峰通考》,成了枯燥赶路的唯一兴趣。

马上就要进入百里都是无人区的西域沙漠了,晋安觉得要真万一在沙漠里《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群山之间峡谷的雄关,出了关后,是平坦开阔的戈壁平原。

只要扼守住峡谷,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摧,不用担心有人会翻越旁边的山脉攻入康定国。

这里是高原戈壁沙漠,在荒漠上行军打仗,一定要沿着河流或水源地走,才能及时补充水源和辨别方向。在高原地区翻山越岭对体力消耗很大,大山里只有沙子没有水源,人马缺水半天就只剩原地等死了。

所以要想入康定国,必须先过嘉峪关。

出了嘉峪关后的头几天,商队一路轻松,有走有唱,那些歌声里带着异域的风土人情,再搭配上四周茫茫无边际的隔壁砂岩地,异域风情让这一路不像是在面对死亡沙漠,反而像是出来游玩的。

但这种异域风情的兴趣,不到半天时间,晋安就看腻了,眼前看到的除了戈壁还是戈壁。

于是再次拿出《阴阳青囊经》打发路上枯燥。

几天后,队伍逐渐走出戈壁范围,周围环境开始以沙子沙漠为主了,接下来就要省着水喝了,按照大胡子说他们的下一个补水点是在半个月后才有。

沙漠里除了无边无际一片沙海,没有任何地标可以当作参照物,人落在沙海里就像是沧海一粟,很容易分辨不清东南西北迷路,大胡子他们这些西域商人,祖祖辈辈都与沙漠打交道,自有一套在沙漠里定位的办法。

“在沙漠里辨别方位,一是靠河流或是河流冲刷出来的河谷河床,二是靠一些在沙漠里零星分布的岩山。”大胡子是个热情豪爽的沙漠汉子,他一路上无话不谈,跟晋安介绍着沙漠里的种种稀奇事。

“但是靠岩山确认方位只能在沙漠外围有用,半个月后我们深入沙漠,就看不到这些岩山了,再高的雄山在千年都吹不完的沙子前,都要被沙漠填满,淹没,深入沙漠后我们只能跟着沙漠河流或干枯后的河床走,一旦离开河流或河床,人很快就会在沙海里迷路,等待人的就只有渴死或晒死。”

见晋安在专注听自己讲话,大胡子巴图尔骑在骆驼背上一颠一颠的继续说道:“我大胡子做人诚信,既然收了钱,就肯定要安全带晋安道长你走到目的地。但是沙漠里的天气随时都会变化,有时天晴,转眼就会来沙尘暴,我之所以对晋安道长你说这些沙漠经验,就是希望万一我们走散,晋安道长能在沙漠里生存下来,只要沿着河床走,哪怕走散了我们也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咬火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到一个好消息,一直往前走三四天左右会看到几座高原雪山,然后再走五六天左右就能看到塞城了。

接下来的几天,晋安倒是没碰到那三个抢水没成功的倒霉强盗,也不知道是不是渴死在哪片戈壁滩上了,戈壁太大了,死个几个人就跟沙漠里的沙子一样不起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