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宝月琉璃三(2 / 2)

加入书签

与青唐都的的繁华壮美不同,青河城的建筑大多以黑白为主。青砖伴黛瓦,楼馆园林相接,诸般殿宇屋舍雕梁画栋,无不典丽清雅。

远远望去,清雾之中隐约可见高塔飞檐,气象万千,恍如华胥一梦。

穿过笔直宽敞的官道,在一处岔路口,马车停了下来。

雪龙心下疑惑,忽然帘子撩起,二郎的脸出现在了窗口。

“前方接应的人已经到了,从这儿向东便是下榻的官驿。”

二郎顿了顿,“我还有些事,既然进了城,就不与女郎同行了。”

眼见着青年就要转身离开,雪龙注视着他的背影,鬼使神差地叫了一句:“二郎!”

“之后郎君还会在城中么?”

青年怔愣一瞬,随即笑道:“自然。女郎也在城中,我们有缘还会相??”

“相见”二字还未说完,忽然,从街边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和兵戟碰撞的声响。

青年眼神一暗,还没等雪龙反应过来,他一把揽住了她的腰,将她从车里抱了出来。

随即往怀中一带,向旁边闪去。

下一秒,尖锐的撞击声伴随着爆鸣声在身后响起,雪龙回过头去看,车厢已经陷下去一整块,刹那间木屑飞溅,尘埃漫天。

若是刚才没有躲开……

腰间的手撤开,她被青年稳稳放在地上。

雪龙背后渗出细细的冷汗,手指握紧了腰侧的软剑,轻声道:“多谢郎君。”

青年没有说话,皱着眉头看向长街的对面。

一个身穿云白对襟道袍、头发半白的人连滚带爬地从对面的酒肆出来,正要向长街对面逃去,身后忽然一只冷箭破空而出。

那人膝盖中了一箭,吃痛地哀嚎一声,手中扇子落地,自己也跌倒在地。

似乎仍是不死心,男人艰难地向街对面爬去。

长街上拖出蜿蜒的一条血迹。

就在这时,一群身穿黑金蟒纹圆领袍、腰佩长刀的人从客栈内拥出。为首一人手持弓弩,向地上的男子又补了一箭。

男人痛呼一声,终于不动了。

旁侧几人迅速走来,利索卸了男人的肩膀,将他捆了个结实。

“飞廉卫办事,谁敢阻拦!”

男人的哀嚎声回荡在长街上:“草民不过一介琴师,谈些小曲儿赚点铜板,各位大人凭何捉我!天理何在!”

“凭何?你??”

为首那人冷笑一声,刚要说话,余光瞟见街边围观的民众,向身后人使了个眼色。

身后飞廉卫齐刷刷长刀出鞘,刀光一闪,众人登时如惊弓之鸟,推搡着四散开来。

片刻之间,街上死寂一片,只剩下二郎和车队众人。

那为首的青年男人见还有人没离开,本能地就要出言呵斥,但目光移到二郎脸上,一脸的怒容瞬间散了。

二郎垂眼看向身旁的雪龙,道:“这儿的事,女郎就不要多管了,赶紧去驿馆吧。”

雪龙蹙起眉头。

她本能地想拒绝,可他眼眸沉沉压着她,神情虽然温和得如同静水,雪龙却莫名看出了一丝警告之意。

思虑片刻,雪龙点点头。

“好。”

......

马车转过街角,车辙声渐渐远去,往驿馆的方向去了。

与此同时,一个轻盈的身影跃出车窗。

趁着街巷无人,悄无声息地跃上街边的屋檐,猫着腰往马车来路的方向去了。

雪龙回到方才的岔路口,跳下地面时,没有发出半点声息。

靠近墙角,她悄悄探出半个身子,看清了不远处相对而立的两个人。

二郎的声音悠悠传来:“这是怎么了,长史大白天就出来拿人?”

头儿沉默了片刻,随即一板一眼地开口了:“属下也是没有办法,但大王命令下的急,不敢不从。”

“怎么?”二郎探寻道。

飞廉卫压低了声音:“前天日暮时分,大王从小天然观清修完毕,回宫的路上,途径民间教坊,忽然听到一阵琴音。”

琴音激昂如九天凤鸣,可又暗含悲怆荒芜之意,朝生暮死,超脱物外。

国君从未听过这一曲,怔然间不禁潸然泪下。

琴音出自一位少女乐师。

国君跌跌撞撞走上前去,只见少女面容恬静安然,素白道袍飘摇,宛若神仙。

“那少女告诉大王,这支曲子,是一位年老的琴师教给她的。”

二郎“嗯”了一声:“想必就是今日拿下的这一位了。可是大王既然心悦这支曲子,又怎的突然发这么大的火?”

飞廉卫摇了摇头,正色道:“那少女乐师告诉了大王这支曲子的名字......随后,被大王一剑斩杀于琴案前。”

一阵诡异的沉默。

一墙之隔,雪龙亦屏住了呼吸。

半晌,飞廉卫继续开口,

“这支曲子名为‘折荆’,是点春江北的晋国先太子所作,意在动员晋国军队......南下伐蜀。”

飞廉卫低声道,“大王最为痛恨折荆太子,当年太子若是不死,大蜀国祚早就断了,这国君王座哪里能轮到??”

“私自传播禁曲,这老头子是罪有应得。”

二郎打断了他,语气平静,“不过,一个小小的琴师,哪有这么大的胆子??究竟是谁在指使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