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节现状和弊端(1 / 2)
和他一起来到济州的还有从骑兵教导队、辎重兵教导队和炮兵教导队中抽调来得学兵。这三个兵种都需要大量使用驭马。所以在临高就是轮流到磨盘岭牧场进行马匹的饲养、调教的实践工作。
骑兵教导队除了留少量人员在临高保持机构一个连调到山东其余的人和装备几乎是全部调到了济州。根据总参的命令骑兵教导队的驻地由临高改为济州岛。以后济州岛就是伏波军的骑兵组建和训练基地了。
另外辎《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利益均沾”的jīng神每次给监营和屯所补充新马都混入一些无用的老马或者劣马。接受官吏也都睁眼闭眼——反正老马多倒毙就快补充新马也快。大家都有好处。
至于每年的饲料侵吞是常态。每年拨给役使官马的饲料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高粱、荞麦、大麦之类的杂粮。各级官吏侵吞倒卖也是常态。基本jīng料能有一成到马槽里就算不错了。
“原来如此!”尼克感叹道。难怪这里的马匹倒毙比率这么高。
虽然他也大致猜到了是怎么一回事不过以他爱马的本xìng对这种“马口夺粮”的事情就愈发愤慨。
不过更现实的问题就是济州岛的马群既然出于这样一群人的管理使用之下不用说马匹的质量不会高。
如此看来要尽快从临高引入种公马马开始改良本地的马种。
他在临高的三年里已经用元老院带来的铁岭挽马和自己带来的英纯血赛马“阿阑驰”作为种马繁育出了若干新得种马。而且已经初步分出了骑乘系和挽马系。
原本他担心海路颠簸运输种马恐怕会造成死亡——当初的“兰电”之死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心理伤痕使得他不愿轻易海运马匹。得到几匹种马很不容易一匹母马的孕期长达11个月。即使采取母马产驹之后马配血驹的方法一对种马三年也最多生育三匹马。何况尼克从保护种母马繁殖力的角度不愿意配血驹。所以纯种的铁岭挽马除了最早的大铁小铁这一对种马之外只新增了二匹其中有一匹是公马。
当然用铁岭公马配蒙古母马产下的所谓改良马驹还是有二十多匹的。另外还有和早期的滇母马配种生下的几匹马。为了和纯铁岭公马相区别尼克把前者命名为“高山岭”。后者叫“澜江”。其中有若干匹xìng成熟的儿马被认为可以选做配种公马的。尼克考虑再三决定还是把这种种马调一部分到济州岛——毕竟临高的马匹存量太少种马留在临高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只要能保证有一匹种公马安全登陆尼克相信用人工授jīng的办法就能够让五十匹以的母马受孕。这样到1633年他就有了五十匹种马的直系后代。再从其中优选出种公马和种母马。
尼克考虑再三决定发电给临高的农委会要他们准备二匹种高山岭系公马和一匹澜江系公马。设法用船只运往济州岛。
他在电中写到:“应尽量设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吹牛者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没去势的公马。马群成分杂乱。
他大致量了下每一匹未去势的适龄公马的体高最高的131cm。最低的105cm。平均体高大约有120c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