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三十节战后(1 / 2)

加入书签

但是鹿文渊和陈思根依然不同意释放叛兵俘虏,认为这是示弱的表示。最后双方达成妥协,只释放四百多名战兵俘虏,辅兵运回临高交给劳动营使用。

至于满地的尸体,朱鸣夏想就地火化,但是实在找不出如此多的柴火来,掩埋现在又是天寒地冻,最后决定由吕洋派出大发艇将尸体运到远海上海葬。

被收容的伤员统统归谢耀和他手下的一干卫生员处置,虽说朱鸣夏关照谢耀,只要能救的,不至于落下严重残《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

登州的叛军说到底没有什么真正的战略目的,所图无非是眼前的利益,不可能有太长远的规划。部下也是人心各异。所以他们不大可能会和北上支队打个你死我活,双方是有共存的余地的。

“哼哼,我看你们敢不敢不答应我的条件。”朱鸣夏很是得意。这次除了抓获大量的俘虏,更掳掠到很多马匹,这么一来他手下的侦察骑兵每人就可以配备双马甚至三马。机动力大为提高,出动频率也高了许多。

忙完手头的事情,朱鸣夏洗了个澡,想起如花来了。当下关照人去Z营地将如花等人提来朱鸣夏见如花洗了澡,休憩了数rì,又得了足够的口粮,颜sè恢复了不少。

如花在当时的标准很难说是个美女的胚子,她的身高、体型和一双大脚都不符合当时流行的审美趣味。不过在朱鸣夏看来,如花的水平足够打85分。特别是身材,像极了他当年垂涎的一个女学生。

他愈发觉得自己的眼光高明,慎重起见,决定先询问下她的身世来历:如花的身世,在晚明的社会中不算特别稀罕——甚至连悲惨二字都谈不上,这不过是许许多多普通百姓的在乱世中挣扎的小小缩影罢了。

如花出生在苏北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是家中老大,父亲是当地猎户,家中没多少地,不过她父亲狩猎技艺娴熟,靠着猎得的皮子一家人过的还行。可能是从小各种肉吃的多些,十二岁的她比一般女孩都要高些。

去年家乡附近闹土匪,县衙组织乡勇去围剿,她父亲因为会开弓shè箭,就被招去剿匪,几天后土匪剿了,她的父亲则带着箭伤回家,不久就发起高烧,昏迷不醒,母亲卖了所有家当也没能治好她父亲,倒是欠下一屁股的债,不得已将她卖给邻村一个大户当家奴。这大户不晓得为何看中了她这个大脚女人,要纳她为妾,本想等个吉rì就办事,结果吉rì未到,这个大户游玩时掉河里淹死了。大户原配认定其是克夫的毒妇,把她打个半死后扔出家门。她在外流浪数月,最后被刘氏收留,因为年纪不小了难以再缠足,就取了如花这个名字,专学琵琶,好配似玉的歌喉如花讲完她经历的时候,天空又起了雪花,朱鸣夏走到屋外看了会飘扬的雪花,扭过头对如花道:“如花这个名字太难听了,你以后不许用这个名字,嗯,千里蛙声明夏,万里雪飘静寒,你以后就叫静寒。转告你们的班主,你们全被元老院买下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吹牛者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专门发给有技术专长的难民的。根据民政人民委员会劳动处处长杨云制定的表格,将招募收容来得难民中的工匠分为十三大类五十一种。凡是符合这五十一种之一的。都可以享受C类卡供应标准。

这个标准稍高于普通难民的A卡标准,略低于Z卡的标准。在难民营内也是单独成营。在发运时候也是尽早安排——特别是目前的台湾和济州都需要大量的铁匠、木匠之类的技术人员去协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