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寻亲的道路(1 / 2)
一无所获的李华梅从司蜜达那里出来,百无聊赖的一路往码头方向走去——既然暂时得不到什么消息,不如先回船去仔细检查一下船只,看看有哪些地方可以改造一番的。她早就对澳洲人的船只改造技术充满了好奇心:许多旧船破船,只要一落入他们之手,重新投入使用的时候都会变得十分美观,而且船只的操控性和速度都有很大的提高。
但是这些“魔改”只有他们自己的船只才有。外人,不管出多大的价钱都得不到这些改《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蔬菜鸡鸭和各种货物的农民和小贩。李华梅买了二等票,虽然也是敞车,但是因为票价比三等座贵一半,车厢就空得多,车皮也距离冒黑烟的车头远一点。坐二等车的都是和她一样穿着归化民制服的工人和职员,间或也有几个四个口袋的“官”。他们在临高属于有较高收入水平的群体。
小火车在熟铁轨道上轻快的奔驰着,李华梅坐在最后面的座位上,这里不但能够欣赏风景,也能离开不时飘来的黑烟远一点。
放眼望去,四周一片青翠。期间点缀着许多红色和白色的砖瓦房屋。博铺到东门市的沿途的原先有大片都是荒芜的旷野。现在公路边已经兴建起了许多新得居民点和农场。
文澜江两岸的田洋地势平坦,灌溉便利,特别适宜种植水稻,自古以来就是临高的主要农业产区。但是受困于水利设施缺乏和劳动力稀缺的因素,大部分土地都没有开发。这几年在农委会的不断开发,许多土地已经被辟为标准化农田,建立起多个集约化经营的国有农场,由安置在标准村内,来自大陆的移民耕种——他们不再是一般的自耕农或者佃户,而是农委会隶属下的农业工人。
许多富有开拓精神,又擅长农活的人,不管是地主还是难民,都得到了天地合的支持,经营起规模不一的私人农场,这些大小农场全部按照农委会的标准化农田标准进行过一定程度的改造,渠道、道路、水闸、谷仓、厩舍、树林……无一不是整齐划一,体现着独特的现代美感。
小火车喷着黑烟和白气,在这片美丽的田野中奔驰着。一阵海风吹过,吹散了煤烟的气味,清风掠过面颊,让她心旷神怡。这如画的美景正是澳洲人的神笔妙手所为。正如他们在原本荒芜的博铺海滩上建造出了能够任意航行纵横四海的快船一样——充满了不可思议。
他们到底掌握了什么样的神奇法术,能够到处化腐朽为神奇一般的将点石成金?李华梅过去对澳洲人充满了好奇,现在则满怀崇敬。以至于对自己的卧底任务也变得不那么讨厌起来了。
她在东门市车站下了车,东门市已经扩张为一个颇具规模的街市。从规模和人口来说已经远远超过了原来的临高县城所在地——临城镇。而且它正不断的沿着文澜江两岸向南扩展,看起来用不了多久就会把整个临高县城也吞并进来。
李华梅站在车水马龙,人流如织的东门市街头,只觉得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吹牛者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的规定时间出航。不能擅自出航——否则就是严重违纪。给首长们办事9?com,要守规矩才行。不能擅自行动。”
李华梅在东南亚公司被女办事员教育了一番才算溜出来:这感觉实在坏透了。自己这个原本自由自由的人?[9.com]?『来[小说@路上]@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9?com,如今一下就好像撞入了网中一样,抬腿迈步,处处都有许许多多的限制,开口就是要证件,闭口就是要填表,样样都是规矩比——在小姐手下还要不自由。
李华梅不由得叹了口气:吃人饭,受人管。这澳《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枪乃至更好的燧发枪都有压倒性的优势——她还不敢奢望能够弄到伏波军使用的那种步枪。
不过到了船厂一问。却被告知眼下根本没时间接受她的生意,哪怕她是东南亚公司的船也不行——如果她改造船只有很急迫的用途,就得请公司替她打报告,这样才能把杭州号改造列入船厂的生产计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