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侠客行上(1 / 2)
距离武帝发兵北方过去三月有余,前方捷报传入京师。大将军卫青声东击西,突袭河套地区,一月之内接连击溃白羊王、楼烦王两部,匈奴在上谷、渔阳二地的企图不攻自破,而河朔之地的收复,更是让大汉多了牛羊百万!大汉与匈奴多年宿敌,但总是输多赢少,如今河朔一战,汉朝算是反败为胜,竟隐隐有反攻之势。一时之间,大汉威名并起,周边小国纷纷来交。
大汉之内,随之盛名渐起的,则有两人??卫青卫大将军!太史令之子司马子长!起初听闻这种说法的皆是嗤之以鼻,卫大将军咱是服的,第一次出征,就直接打到匈奴老家龙城,那是什么地方?相当于大汉的长安!这次又是直接收复高祖时期就丢失的河套地区。更好事者说为啥匈奴非要马踏上谷、渔阳?还不是卫大将军上次打到人家都城,狠狠打了匈奴脸面,匈奴单于气昏了头,铁了心南下,从而漏了河套地区这么大个窟窿!你司马子长与卫将军齐名?有何本事?
可后来有消息传出,说卫大将军回京之后,亲自上门邀请司马子长赴宴庆功,宴席连摆三日。期间卫大将军寸步不离司马子长;甚至在醉意微醺之时高喊愿为司马子长马前卒!此言一出,京城之人无不侧目;而后又有知情之人透露,据说卫大将军本是要兵抵上谷,与匈奴死战;是这太史令之子兵法韬略,识破了匈奴围点打援的计策,并将计就计,向武帝上书发兵河朔,这才有了大汉的反败为胜。此战过后,这太史令之子已是武帝亲赐的未央宫带刀行走之人。一时之间,司马子长名动京城!
如今的太史令大人,颇为春风得意。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儿子名动京城,当爹的也受累了。各种达官显贵登门拜访,冷落了谁都不好,只好是日日迎来送往。等送走了这波黄紫贵人,因“迁茂陵令”汇聚京师的富商豪杰又纷纷上门来贺,可把老爷子给辛苦坏了。但是用太史令大人话说,辛苦倒是辛苦,这命可不苦。
今日的太史公府和往日略有不同,以往来访客人,要么是清一色庙堂高官,要么是一溜的茂陵豪杰。可今日,卫青大将军独独领着一人登门。而两人一如那日在飞将军府,对比鲜明。一人容貌俊美,身材高大,好似天仙,另一人身材短小,皮肤黝黑,放在市井之中只会被当作庄稼汉。
可太史令并未轻视,只是快步上前迎道:“卫将军和郭少侠莅临,那日在李广将军府上相遇,未能把酒言欢,实为遗憾,本人年少之时也有仗剑走天涯的侠客梦想,今日定要和郭少侠煮酒论英雄。”
侠,在战国初期已很活跃。动荡乱世使得诸多贵族日渐落魄,分化出许多群体。早期儒家、墨家、纵横家,从此转变而来。侠,也是这一时期分出来的一批人。
后世有人曾说:好文为游士,尚武为游侠。司马子长这等注定要执笔挥毫,名留青坛之人自是游士;而尚武的游侠虽然崇尚武力,但不一定精于武力。所谓“侠”,其行不必事事依法,但所行之事必敢担当,其言不必事事公正,所言之事必定守信。与“侠”相交者,对其必不相疑!
侠道的开阔者当属战国名士田光,彼时秦国强大,在寻得荆轲刺秦之前,燕太子丹慕名找到名士田光,求其刺秦。田光自知无力刺秦,便荐至交好友荆轲而去,荆轲应允之后,田光自刎。太子丹大惊,不知所措,荆轲只是说道:“刺秦之事极为隐秘,泄露不得丝毫;田光为大燕豪侠,侠必不使朋友相疑,故自刎之。”当时当地的田光,放在百年之后的西汉已是很难为人理解;而当今大汉天下的最后一位豪侠郭解,或许对此事有不同的见解。
司马子长看着郭解步入厅堂,轻轻叹气,他知道,这历史之上的最后一位真正游侠,即将被武帝赐死。而自武帝之后,侠以武犯禁将不复存在,武帝真正的做到天下大一统,普天之下,生杀予夺,皆以皇帝言。后世之人也只能在书中再遇侠客,但仍会与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侠客们相去甚远。
待得太史令领着二人落座,卫青双手举杯站起,面向太史令。
“司马大人身为太史令,为王侯列书,但今日,卫青求太史公一事??请为豪侠郭解列书!”
太史令还未回话,一旁郭解哈哈大笑道:“郭某人生前不管身后事,此生只是遵循本心,当不得太史令如此。况且郭某五大三粗,劣迹斑斑,论身高相貌,郭某从小长的就凶神恶煞,背地里不少人骂俺矮冬瓜,连家乡街坊小孩儿看见俺都是不敢啼哭;怕是下辈子投胎生个好人家,也比不上卫大将军这神仙模样。再者年少时无知懵懂,也干了不少令人生厌的腌?事,当不得豪侠二字,若真是效仿燕国田光,郭某早就找块豆腐自己撞死自己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