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章 造纸(1 / 2)

加入书签

真正原因是她曾经在网上刷到过一句话:韩使郑国来秦反间,说秦作溉渠以疲秦人。

当时姜珂的第一反应:哇,韩国好牛逼啊,居然将郑国整个国家的居民都送到秦国给他们修水利工程,是让郑国人把秦国粮食全都吃完的那种疲秦吗?

后来一搜才知道,哦,郑国是个人名,职业为水利工程师。

不过她肯定不能实话实说,于是开始了照着答案说步骤的分析:“首先,修水利工程《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师兄,您看阿珂我啊,多么贴心,特地给你们送了两千年后最爱吃的豆橛子干。

我真是一个善良可爱,细心体贴的好徒弟/师妹。

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韩非和荀子不约而同地打了个哆嗦。

信件送走之后的第二天,姜珂就风风火火地开始了造纸行动。

《天工开物》上显示,宋代的纸共分为两种,一种是竹子制造的竹纸,另一种是树皮,桑麻等制造的皮纸。

造纸工序,原文也就不到一千字,总结起来只有八个步骤,分别为木料去皮、切削、碎木蒸煮、除杂、漂白去水、水分挤压、熨压、裁剪。可真实施起来,麻烦却一点儿也不少。

比如说漂白这一步骤,“灰桨水淋”,这其中的碱性灰浆到底是火碱呢,还是亚氯酸钠呢,还是氢氧化钙呢?

纠结来纠结去,姜珂恍然大悟,古代哪里来的这些化学药剂。

哦,原来是草木灰啊。

她突然意思到,原来草木灰才是永远的神!种田用它,止血用它,造纸还用它……这个作用简直和炒菜里的姜一样。

万能。

造了几批纸,姜珂还是不太满意,因为她用习惯了现代洁白没有杂质的纸,对于古代这些粗糙灰暗的纸总觉得别扭。

不过没有现在的那种高科技流水化工序,能做到这样也很不错了,接下来的改进工作就交给工坊里的工匠们继续吧。

毕竟只有让技术和知识散落到群众中,才能结出新的,更好更茂盛的种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