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8章 亲政(2 / 2)

加入书签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峨眉山猴子03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便是秦国的首都,十九代国君都在这里执过政,有很多秦国的宗庙,作为故都,一些重要的祭祀也还会在这里举行,是秦庭内众多宗正博士们集体商选出来的地点。

君子始冠,以厉其心,男子加冠,代表成年,可以独当一面任职于官场了,至于嬴政这种少年继位的君王,则意味着可以亲临朝政执掌大权了。

他也的确这样做了,加冠礼后,便开始一点点地收回自己的权利。

第一个下手的目标,就是文《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员的死亡同样带走嬴政的最后一丝耐心,他终于出手了。

某日朝会上,姚贾站出来率先发难,弹劾文信侯广纳门客,结交官员,对相邦府中的各类门客毫不忌讳,带坏了秦国官员们端正严肃的风气。

姚贾就用是他那灵活的脑子和嘴才在秦庭内混得如鱼得水,他写的奏书自然也是句句严谨,字字可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吕不韦据理力争,试图辩驳,最后甚至想要拉姜珂下水,言说姜长史同样广纳门客,为何无人说她?

可吕不韦却忘记了一件事,如今世上道理并非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也不掌握在多数人手中,不在仁德慈善之人手中,更不在奸佞诡诈之人手中。

道理掌握在身居高位之人手中。

即使吕不韦能将铺满砖石的大殿说出花来,他的命运也无法改变。

重头戏一幕又是一幕,很快又有人站出来揭露了一个大秘密。

郑国是间谍。

其实这事早有苗头,修水渠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短时间内可能无人在意,可这十年来,秦国一直被制衡在函谷关内,无暇东出,时至今日总有人会反应过来。

只要稍微一调查,就能得出结论。

如今水渠已成,和都江堰一北一南遥相呼应,灌溉数万亩良田,郑国自然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最重要一点,郑国当年本是文信侯的门客,这其中的勾连弯绕,说大可大,说小可小,可不是二言两语就能解释清楚的。

秦王大怒,问罪吕不韦,罢黜其相邦一职,令其迁到自己的封地河南雒阳度过晚年,处理好府中事宜后就立刻离开咸阳。

吕不韦收到这封文书时,沉默了很久,不愿面对,他辛苦打拼数十年建立起来的高楼,才半月之间,就塌垮了。

他已经不年轻了,经过这样的打击,又一瞬间老了不止十岁,他的鬓边生出白发,眼神也不似从前那样精明。

不过,好在他的那些宾客们还有不少愿意跟随他去往雒阳的,这是他消沉生涯中唯一的一点慰藉。他收拾行李,选择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离开了咸阳,这座他打拼半辈子的城市。

吕不韦被罢相的消息很快传扬出去,吕不韦的声望和能力在六国间众人皆知,于是各国络绎不绝地派出使者来雒阳招揽他,想让他为自己的国家效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峨眉山猴子03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