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章 仙骑(2 / 2)

加入书签

“人生就要看得开,别说冤家不冤家。这辈子甘愿陪你纠缠,就算曲折坎坷也不怕。要想让我低头弯腰不容易,我自有招架你拳头的办法。按照道理,有权有势的应该加重处罚,但我更应该遁入空门诵读《法华经》。你这股子劲头实在不减当年,看来昨日那几十鞭子算是白挨了。”

郑光业天生豪放不羁,无所畏惧,不拘小节,所以敢于公开回应楚儿,并把诗笺送了回去。听说此事的人无不为之捏一把汗。而郭锻这个狠角色,曾经负责过两座城市的捕贼事务,使得不少不良分子对他俯首贴耳,人人都对他敬畏三分。

博陵的崔护,生得一副好相貌,却总是独来独往,一副高冷模样。那一年,他赴京赶考,却未能如愿登科。清明时节,他独自一人漫步在都城的南郊,寻找着心中的那片春色。

走着走着,他来到了一处庄园前,只见园内花木扶疏,仿佛人间仙境,但奇怪的是,这里静悄悄的,仿佛无人居住。崔护好奇心起,便上前敲门。过了许久,门缝里露出一张女子的脸庞,她好奇地问道:“谁呀?”崔护赶紧报上姓名,并说自己独自寻春,口渴难耐,想讨杯水喝。

那女子听了,便转身进屋,端来一杯清水。她打开门,请崔护进屋坐下。崔护一眼望去,只见那女子倚着小桃树,身姿妖娆,容颜绝美,两人目光交汇,仿佛有千言万语要说。崔护试着用言语挑逗她,但那女子却只是羞涩地低下头,不言语。两人就这样默默对视了很久,直到崔护起身告辞。

那女子送他到门口,仿佛依依不舍。崔护也对她心生眷恋,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可是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去过那个庄园。

直到第二年清明,崔护突然又想起了那个女子,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冲动,便径自前往庄园寻找她。可是当他来到庄园前时,却发现门墙依旧,但已经上了锁。崔护心中一阵失落,便在左边的门扉上题下一首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过了几天,崔护偶然又路过都城南郊,便忍不住再次前往庄园。这时,他听到庄园里传来哭声,便上前敲门询问。一位老者走出来,见到崔护便哭道:“你是不是崔护?”崔护点点头,老者又哭道:“你杀了我的女儿!”

崔护大惊失色,不知所措。老者解释说,他的女儿年方二八,知书达理,一直未嫁。自从去年以来,她总是恍恍惚惚的,好像失去了什么。有一天,她跟着他出门,回来后看到门上的字,便进门病倒了,一连几天不吃不喝,最终死去。老者说:“我年纪大了,之所以不让女儿嫁人,就是想找个好人家托付终身。如今她不幸离世,难道不是你害的吗?”说着又大哭起来。

崔护听了也悲痛欲绝,请求进去哭丧。他来到床边,抱起那女子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哭着祈祷道:“我在这里!我在这里!”过了一会儿,那女子竟然睁开了眼睛,半天后竟然复活了!老者大喜过望,便把女儿许配给了崔护。

从此,崔护和那位女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博陵的崔慎思,那可是个标准的唐朝书生,整天梦想着能通过进士考试,飞黄腾达。可京城房价高得离谱,他只能租住在别人的小院子里。这院子的主人也挺有意思,家里居然没有男人,只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少妇,长得还挺有姿色,另外还有两个丫鬟。

崔慎思一见那少妇,就心动了,想娶她为妻。可那少妇却摆摆手,说:“我只是个平民女子,配不上你这位读书人,免得以后你后悔。”崔慎思一听,娶不了当老婆,那就当个妾室也行啊,于是他就这么把少妇给纳了。

这两口子一过就是两年多,那少妇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崔慎思也过得挺滋润。后来,他们还有了一个儿子,生活更是美满。可有一天夜里,崔慎思正睡得香呢,突然发现那少妇不见了。他心里咯噔一下,不会是出轨了吧?他怒气冲冲地起床,在院子里走来走去。

就在这时,他看见那少妇从屋顶跳下来,身上缠着白布,右手拿着匕首,左手还提着一个人头。少妇说,她父亲以前被郡守冤杀,她进城报仇已经好几年了,现在终于得手了,得赶紧走。说完,她就把身上收拾了一下,把人头装进一个灰袋子里,对崔慎思说:“这两年多,多谢你照顾我,咱们还有个儿子。这房子和两个丫鬟,都留给你吧,好好养大孩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