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叁拾壹]断联结女卿君牵线(2 / 2)

加入书签

太极宫,千门殿。

主殿宫室外,唐临痕率禁军驻守,见到来到雕门前的楚令昭,青年颔首致意,引道:“今上在内殿。”

楚令昭命随行的钟乾与重甲留外,抬步欲入殿。

唐临痕手臂相阻,轻声提醒,“摘佩剑。”

旁立处,崔元向后退避不敢插话。

楚令昭侧首凝视青年,“卫将军疑我会伤今上?”

唐临痕沉默良久,收起阻拦的姿态。

进入主殿,高竖的雕门闭合。

楚令昭行至内殿,绕过隔栏,苏栩抱膝坐在软榻前的地面上,来人紫袍映入余光,温润清谦的帝王红着眼眶抬眸,浅泽泛绿的瞳珠上蒙着层水雾,哀戚悲感。

与苏栩对望一番,楚令昭面无表情在软榻上落座。

苏栩身姿缓缓失力,手臂侧搭于眼前年少女子的膝上紫袍,伏膝而泣。

楚令昭冷淡抚了抚膝上低泣帝王的鬓发,“陛下缘何失态?”

苏栩扬首,泪如断线之珠,已沾湿一片所伏紫袍,“澜江咽喉逆争不止,中立世族接连靠拢遗侯叛匪,来日?云关胜负见分晓,据险关眈望皇都,苏室愈发惶然而兢兢,寡人实不堪再忍逆匪丧国之辱、苟延于世,更无颜牵累扶苏一党为寡人损亡。望女卿执剑割下寡人项上头颅,以全苏室尊严!”

寡人意为寡德之人,“朕”字不称而改称寡德,应着殿外凛啸的朔风,孤雁啼霜,更显凄苦。

楚令昭指尖寒凉,轻缓拭去苏栩眼尾泪滴,语调胜裂玉风雅,点抚如神谕:“遗侯将如千载腐史永葬于澜江,楚家亦不会放任津关落入扶苏之外,陛下无需哀郁至此。”

苏栩身姿颤栗,似仍难抑惊惶。

楚令昭端坐于榻,垂眸凝着眼前人的姿态,她轻弯唇,笑靥潋滟深殿灯盏烛华,冶美更胜流光。

“何忍见陛下觳觫?陛下若难安心,臣女便派重甲常驻宫掖,同禁军共护于陛下,可好?”

苏栩微僵,终于不再发抖。

白昼落幕,苏栩伏泣昏沉,楚令昭召来宫侍将人扶走,起身离开内殿。

千门殿外,驻卫肃立。

楚令昭拿过缎帕擦拭指尖,吩咐道:“异使缓至,典客更易,我会常出入宫掖禁中,陈闵,你带八支重甲驻留宫廷。”

陈闵应是。

唐临痕抱剑立于殿门前,听着楚令昭的吩咐并未相驳,只问:“令昭先前送入宫的东西……是警惕关联事物危及?”

楚令昭将缎帕丢掉,没有解答。

离宫的廊道内,钟乾带甲卫行走在近后侧。

“酆城侯对咬住的肥肉不会松口,未来几日对所谓酆唐之盟的宣扬力度想必只增不减。”钟乾道。

酆城要的是唐室所控隆州的立场,皇都内朝堂权职如何变动于遗侯反而无太大影响,不过是傀儡皇帝坐朝堂,中心执政实权本就在世族手里,而世族的手也难伸出半疆州郡太远。

楚令昭行步不疾不徐,“半壁遗侯河山,欲侵蚀世族之地,会选择争取中立于扶苏党与孙胤党之间的州郡,即便唐家主脉嫡支被逼撤离皇都而回归祖地隆州,亦不妨碍酆城所望达到的目的。撤出皇都远离两党,在遗侯看来甚至更有利。”

钟乾颔首,“将势力渗透进州郡的消息,有助于提升酆城侯于半疆遗侯地拓展追随之城时的威望。唐家在皇都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他说着,试问出猜测:“主人要迫使唐氏势力撤出皇都?”

楚令昭却敛了下眼目,“实现唐老太公对唐氏一族的期望罢了。”

她言语平稳,没有直接解惑。

钟乾难辨此言用意究竟,惟余暗认君心莫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