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6(1 / 2)

加入书签

家人的本事。

苏辙见王巩情绪低落,知他虽看似风流,但对大宋与百信之心一点不比他们少,只劝慰他几句。

谁知王巩却摇头道:“……此事一出,我却是心灰意冷,从此之后寄情山水好了。”

“至于这朝堂,这江山,就留给王安石等人去操心好了。”

他走后。

苏辙却是坐在书房良久没回过神来。

从前官家曾感叹过苏辙的年轻有为是好事,却也是坏事。

他懂得官家话中的意思,正因他年轻,即便才干出众,可随着他官位越高,想要升官就越难,朝堂之上也是个讲究论资排辈的地方。

先前他并未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但如今,他只恨自己的年纪不能再大些。

官大一级压死人。

王安石如今将他压的死死的。

苏辙忍不住皱起眉头。

他在书房坐了良久,思忖自己到底该怎么办。

他知道王安石小动作不断是想逼他出手,越是到这个关头,若谁沉不住气谁就输了。

道理清楚归清楚。

可想要做到,却还是难得很。

苏辙忍不住坐在书房抄起佛经来。

很快。

苏辙就听到有人敲门的声音,他一抬头,就看到苏轼走了进来。

苏轼手上端着托盘,一开口就道:“八郎,你别担心,这些吃食是厨房做的,不是我做的。”

“今日自王巩走后,你就一直没从书房出来,连晚饭都没吃,所以我就过来看看你。”

“你可是遇上了什么难事儿?”

若换成从前,苏辙定会与苏轼说没事儿,毕竟以苏轼那般莽撞的性子,谁也不知道他到底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但这么长时间以来,所有的事情都是他一个人在扛。

他也是人。

也会有扛不住的时候。

他便将这些事说与苏轼听,到了最后也不忘叮嘱苏轼道:“……六哥,这些事情你务必要保密,更不得轻举妄动。”

苏轼再次在心里将王安石骂了几百遍,才道:“怪不得方才用晚饭的时候八姐夫说他母亲时常念叨起汴京,想要将他母亲接来汴京住些日子。”

“当时我就觉得有些不对,老太君年轻时因做多了绣活儿,伤了眼睛,如今年纪又大了,何至于想来汴京?”

“再者说了,八姐夫一贯是个不喜欢给人添麻烦的性子,又怎么会将老太君接到我们家中?”

苏辙苦笑:“陈老太君留在齐州,难免会有危险的。”

苏轼长长叹了口气。

许久之后他才道:“八郎,你别担心。”

“想当初我被污蔑对诅咒官家,被关进大牢,那时候连认罪书都写了,不一样是挺过来呢?”

“这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你还有我呢!”

苏辙重重点点头:“好,六哥,我知道了。”

苏轼当着他的面是一派云淡风轻,可回去之后却是彻夜不眠,长吁短叹的。

苏轼决心自己也该为八郎做些什么。

他思来想去。

便又开始写文章了。

别看苏辙与苏轼同一年科举,苏辙为状元,苏轼是榜眼,但这么多年下来,苏轼的才学早已远超苏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