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诗和远方(2 / 2)
“你跟我一起去重庆啊,反正你做的是市场工作,在哪个城市不都一样的。”杨文说。
“但是,公司说了让我主要负责成都,重庆已经有人负责了,而且我家人也不会同意的,你到现在也没有和我家人见过面,你觉得他们会同意我和你去吗?”亦宁从小对重庆这个地方的印象并不好,想起第一次去的时候,看见城市里都是山和坡,属实震惊。
大男子主义的杨文,思考问题其实更多从自身角度出发,很坚持己见。亦宁的父母对此一直都不满意,认为两个人在交往着,男方应该主动提出去拜访女方的父母,又都是在一个城市,亦宁父母偶尔只看见过杨文来家楼下接亦宁出去,并没有正面打过招呼。想到这些,亦宁也知道父母肯定是不可能同意她和杨文一起去重庆生活和工作。
“等以后我们谈婚论嫁的时候再见你家人不就对了。”杨文也一直自顾自的想着这些问题。
“那,再说吧,或者你先回去重庆,我这边工作段时间以后看能不能和公司说说看两边走,或者调去重庆吧。”
亦宁不想发生争执,所以说出了一个缓兵之计,之后的事情,她也没想好。大学刚毕业的她,对人际关系充满了渴望,想到之后的工作会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接触,她觉得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并也充满了野心想要去打拼一番。她实在不能理解,为什么杨文要放弃打拼事业而回重庆去照顾老人,她当然能够明白这份孝心,可是杨文奶奶已经90岁了,老年人自然要长命百岁。如果杨文至少陪奶奶到100岁,那已经会是十年以后的事情。十年以后30岁的人生,又如何去打拼事业看这个世界呢?我们十年寒窗辛苦的考上了双一流大学,为的应该是之后更丰富的精神和物质世界,浪费了人生黄金的十年,30岁的时候因为没有足够的人脉,个性沉淀和工作经验的累积,那不就是逐渐走向了平庸的人生。
亦宁把这些困惑都埋进了心里,很多事情她都不会愿意表达,善于察言观色的她,更喜欢把一些事藏在心里,然后选择合适的机会去沟通和解决。更何况她了解杨文的性子,把心里话说出来只会造成两个人之间的不愉快。所以即便是带着困惑和不解,但内心也很清楚明白,各自都会走向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如选择接受与支持,就像杨文支持她所有决定一样。
回想起两人刚开始在一起的时候,亦宁和杨文是一个系的。杨文身高178cm,皮肤很白,五官整体很俊俏,学校里喜欢他的女生也挺多,亦宁则是咋咋咧咧的性格。有一段时间杨文突然开始骑单车上课,亦宁就老是缠着杨文要坐他的单车后座。一来二去,杨文被亦宁活泼的性格吸引,两人在一起接触的机会就变多了。一起去上课,下课也会一起吃饭。有次是因为流感,亦宁和杨文都感冒了,又是放假,亦宁就直接回家休息了。正巧父母出差不在家,两人就在QQ上互相分享病情。杨文得知亦宁一个人在家,即便也是同样病着,也骑着单车跑到亦宁楼下给她送感冒药。这一举动也确实感动到了亦宁,感冒好了以后两个人就在一起了,一起上课下课,骑着杨文的自行车到处溜达。这是一段很珍贵也很快乐的时光,两人的家庭背景其实也是很合适的,但毕业后,两人的重心似乎也必须从这段感情当中挪开,忙碌的工作和亲人的期盼,着实给他们拉扯出来了一些距离。
想到这里,亦宁浅浅笑了,可能是对和这段感情的充满信心的笑,也可能是对毕业后的工作憧憬的笑容。她不知道或许也没有时间和心思去过多纠结了,未来摆在面前,现在就要往前一步迈进社会这个完全不同学校的圈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