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2 / 2)
人们总是张口就说,“心病要用心药治。从理论上来说:这并没有错。如果是运用到具体的人物操作上,就是另外的回事了。因为能左右人的心境、甚至能致人以心病的因素,本来就很多,有不少是让人难以启齿的。何况人的心绪随时会变,整个情绪也是变化多端。致使心病的种类繁复无绪。想掌握病候、对症下药,本身就是一桩难题,再需要配齐药味更是难上加难了。何况,还需要调配的时间和环境。
对于学成归来回到了家中的我来说,思念家乡牵挂双老的心病,算是得到了根治。而且,这一心病的破坏性,也是能够控制的。因为家乡也好,亲人也好,尽管是会令离家的游子思念牵挂,它们毕竟就在那里。发生变化的可能性也不大,更不可能会凭空飞去、乃至于在需要的时候;即使苦苦寻觅、也杳然无迹。只要下定了决心,随时都会回到它的身边。另一桩心病却在心中潜滋暗长着,甚至总是趋之若鹭、挥之难去。很明显,是因为师妹的原因。
要知道师妹留在我的身上的那一半心,总是常々搅动着我的魂灵,能让我的心境得到安宁么?我留了一半的心在师妹的身上,致使我的心绪浮燥不安。毕竟,心儿缺了一半,但不仅公只是轻了一半呀!这就是看似完全,实则残缺的心,给人带来的苦难。它们往々在白天冲击着我的心绪,在晚上搅动着我的清梦。
白天,还可以通过一些行为,让自己过得充实一些,让烦恼能占据的空间缩小。勉强可以打发时光,尤其是在晚上,从温馨甜美的梦境中醒来,惟有孤枕寒衾相伴。窗外,不是凄风冷雨呜咽,就是冷月寒星相照。念想着在美梦之中的款々温情柔意,面对着那眼见、耳闻、身感、心觉的冷酷现实,就如地狱、甚至炼狱里的凄苦、与天堂中的欢畅相别。
这种经常沉浸在精神上的神思飞扬、情感上的牵肠挂肚,是为了醉心于心灵的片刻温馨,还是为了让头脑不至于空虚?人心都是肉长的。虽然能刚也能柔,毕竟有一定的承受极限,一且超出极限,自然就进入了病态。
世人都希望自己能过得轻松快乐。没有人甘愿,如我这样困居在缥锄、虚幻的情感折磨中。就如蚕不甘困居于茧中一样。我也不甘愿过这种作茧自缚的日子。总是尽力寻找方法,以期渴求着摆脱,这种镜花水月里的情感折磨,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可是每当一静下心来,思绪总是会不由自地落到,我总是渴求着避开的情感纠葛里。结果还是事与愿违。我只好尽可能地想办法,希望能把这些东西,慢慢地挤出头脑。尤其是经常与亲戚朋友相聚,也算是分散注意力的不错的方法。
有一天,我和一个朋友相约到某个地方的山上狩猎游玩。时辰是在中午时分,在经历过一番奔波啊追逐的行为之后,自然已是疫惫如身。我和朋友分别倚靠在树干上休养精神。当空而照的太阳,透过树叶空隙,撒下斑驳光影,让树叶和阳光,在这难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