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章 采购(1 / 2)

加入书签

第6章

秋华年把背篓放在地上,征得孟圆菱同意后,取出两个篮子放在豆腐坊靠窗的长桌上。

他先取了一片柳叶,接着揭开装高粱饴的篮子上的白布,拿起一根糖条,纤长白皙的手指灵巧地动了几下,将柳叶横裹在糖条下端。

嫩绿的柳叶映衬着红玉般的高粱饴,漂亮得像花一样。

“拿柳叶包着吃,干净不脏手。”秋华年给每人递了一条包好的高粱饴。

《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一下买回来的东西。

两只半大母鸡放进了鸡圈,豆腐、肉和骨头都存在库房的深缸里,其他物品也各归各位。

九九和春生在旁边看的目瞪口呆。

“华哥哥,这些、这些很贵吧?”九九纠结地开口,她已经到了懂这个的年纪,知道家里的情况有多困难。

“不贵,所有东西还没哥哥今天一天赚的钱多呢。”秋华年笑着摸了摸九九的脑袋。

九九下午在胡秋燕家洗了头,毛茸茸的,手感很好。

“等哥哥赚了更多的钱,我们说不定会搬到城里去,你和春生都能读书,有新衣服穿,每天都能吃肉,九九想不想吃肉?”

九九感觉自己听不懂华哥哥在说什么了,搬到城里、穿新衣服、读书……这些都是她能拥有的吗?

“……我想吃肉。”最后,九九只是小声说。

秋华年笑了,“明天中午就给你们做。”

“对了,哥哥赚钱买东西的事,你们先不要告诉其他人哦。”

两个孩子齐声答应。

高粱淀粉、玉米淀粉都还剩不少,晚上没什么需要准备的,秋华年教两个孩子用牙粉刷牙,洗脸洗脚后便睡了。

睡在炕上,秋华年心算高粱饴的利润率。

一斤高粱四文钱,两斤高粱可制取一斤高粱淀粉,做六十根左右的糖,加上红甜菜根、玉米淀粉等东西,成本是10文左右,而总售价是60文。

也就是说,高粱饴的利润率达到了500%!

这个数字听起来骇人,实则受不少限制。

一是高粱饴的单价过低,才一文钱一根,二是镇上消费群体有限,不是所有人都每天有闲钱买糖,高粱饴的销量提不起来。

秋华年根据今天卖糖的情况估算,稳定下来后,销量会有所下降,在镇上卖高粱饴一天最多能卖出去一百根,净利润八十文,按购买力相当于现代的四十块钱。

在起步阶段,这个数字已经很可观了,但离秋华年刚才给九九画的饼还很远。

只能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攒钱发展。

第二天不用鸡叫,他到点自然醒来。

用比昨天更快的速度把剩下的高粱淀粉都做成高粱饴,装进模具,秋华年叫醒两个孩子,把最后一点鸡肉和鸡汤一起热了,吃过早饭后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