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案(2 / 2)

加入书签

敲门声响了两下,穿着孝衣的仆人立即跑来开门。

眼前的二人,一个一身深绯色官服,面若寒玉,一个青衣素面,眉目和善含笑。

仆人向后退了一步。

“二位这是?”

宋望朔:“贵府的案子由大理寺接管。”

纪明朝柔声解释:“这位是大理寺的宋少卿,我姓纪,是大理寺的评事。今日有话要问,劳烦小哥通报。”

仆人连连点头,抬手引路:“二位大人请!”

赵家的宅子不算特别大,不过十来步就到了正厅。

稍等片刻后,一个穿着白色麻布丧服的中年妇人就赶着出来了,后头还跟着五个年轻的妇人,各个都是姿色上佳,想来都是赵青生的妾室。

“妾见过二位大人。”

赵家的女眷倒是很有礼,看来赵青生的内宅应该不会太乱。

二人坐下后,赵夫人就哀哀戚戚地说起了那日的事情。

那日的前一晚,赵青生是到了亥时才回来的。

当时赵夫人已经睡下了,赵青生看了一眼孩子就去了妾室?娘歇息。

之后,早上辰时,他回了赵夫人的院子用饭。刚吃完饭没多久就突然倒地而亡。

“?娘是哪一位?”

一个年纪略小,体态婀娜容貌妖艳的女子上前一步。

“妾?娘见过二位大人。”

纪明朝问道:“昨晚,你家老爷可有什么不适?例如腹痛,神思恍惚?”

?娘却看向了赵夫人。

赵夫人的眼神有些慌乱,又很快掩饰住,说道:“别怕,大人问什么你就答什么。”

“是。”?娘这才说道,“老爷最近一段时间都有些神思恍惚,连睡觉都睡得不踏实。至于腹痛?老爷是做生意的人,常去应酬,身子确实不太好,腹痛也是常见的事情。”

赵夫人也说道:“确实如此,老爷最近饮食也很不谐,胃口很不好。”

“那夫人可发现尊夫最近的肤色很黄吗?”

“是有些。”赵夫人试探着问道,“可是有什么问题?”

二人并不打算将真实死因先告知给赵家人,并没有回答她的疑问。

“尊夫死前所用的早食可还在?”

“在的!”赵夫人立即让人去拿,“京兆府的大人嘱咐过,让把东西先放好。”

还好如今是冬日,食物还没有变质。

都是些常见的早食,山药粥,清炒小菜和包子点心……

“这是什么?”

一杯红棕色的水引起了纪明朝的注意。

“是酸枣汤,安神的。”赵夫人眼底有一丝躲闪,“先夫最近不是一直夜不能寐,妾就买了些酸枣仁制成茶水。”

酸枣仁镇定安神,确实没有问题。

纪明朝还是放心不下,端起来闻了闻,又查验了一番,确实没有任何砒霜的痕迹。

“可否带我们去看看尊夫生前所居之所?”

等二人到了赵青生的卧房后,宋望朔就挥退了左右。

“酸枣仁做的药茶可有问题?”

“没有。”纪明朝细细数来,“酸枣仁养血安神,茯苓宁心,知母除烦、川芎疏肝气,养血调肝……是很正常的方子,正合赵青生的症状。多加的山楂是为了健脾开胃,不会妨碍药性。”

“砒霜接触可会产生毒性?”

“会。但是,接触时,皮肤会被腐蚀的,死者身上没有任何腐蚀的痕迹。”

找到死因,却连毒下在哪里都找不到,纪明朝难免有些焦躁,咬了咬嘴唇。

“不急。”

宋望朔向来从容,见她如此,小声安慰。

“先看看房里有什么线索吧。”

他的声音虽冷,但是却带着微微的热温,恰到好处地抚平了纪明朝心里的焦躁。

“好。”

赵青生不愧是开书肆的老板,卧房里都放着不少书,除去正经的书以外,还有不少话本。

“哎呦!”纪明朝痛呼出声。

正在翻找书籍的宋望朔连忙转头看去:“怎么了?”

只见纪明朝满脸通红,无措地站在一个柜子面前,脚下有好几个铁制的胭脂盒子。

“刚刚不小心,砸我脚上了。”

宋望朔的眼中溢出几丝笑意。

“少卿大人这是在嘲笑我?”纪明朝捡起胭脂盒子,很是不满意。

宋望朔清了清嗓子,顾左右而言他:“我看看这盒子。”

不过,这一看倒是还真有些收获。

“赵青生是不是养了外室?”

“不会吧?”想到刚刚所见,纪明朝瞠目结舌,“他有那么多妾室,他夫人也不介意,何必再养什么外室?”

“妻不如妾,妾不如偷。”

宋望朔眼底闪过一丝嘲讽。

“这些东西颜色鲜妍却并不适合年纪稍大的女子,向来是给年轻女子的。他一口气买了六盒一模一样的,然而他的妾室中年轻的只有五个,那这一个给谁不就一目了然了吗?而且,好端端的,死者为何那么晚才回来?还有赵夫人,她一提及与这些相关的事就面色奇怪。”

“你说,他有没有可能是在外室那里中毒的?”

“有可能。死者是慢性中毒,下毒者一定是他时时接触的人。”

出事后,京兆府的人已经搜查过赵家,却没有找到任何砒霜的痕迹。

这个外室就很有可能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