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章(1 / 2)

加入书签

第6章

萧窈并没想过,再见崔循会是这样的情形。

她无需揽镜自照,也知道自己的形容好不到哪里去。

而崔循依旧是那副从容不迫的模样,衣冠楚楚,七十二骨的油纸伞遮去细雨,发丝都没乱。

纤长而浓密的眼睫低垂着,看她的目光带着些说不出的意味。

也不知是嫌她这般行事有失身份,还是可怜她这样狼狈。

到了嘴边的“对不住《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当下世家子弟间风气不正,成日耽于玩乐、不务正业,宜着人整肃太学,不致学宫空设。

重光帝将奏疏给了崔循:“言辞虽犀利了些,但朕看着,这想法却是难能可贵。”

崔循看过,倒也没避讳:“实是如此。”

“只不过整肃太学说起来容易,若要真着手去做,怕是困难重重。须得延请当世名师大儒坐镇,更要整肃规矩约束那些世家子弟……”重光帝打量着崔循的反应,徐徐道,“崔卿可愿自告奋勇?”

此事不但难办,更要紧的是得罪人。

重光帝思来想去,最后也只能叫崔循来问,恐他推辞,便道:“若此事能成,今后每年察举推选的名额,也可酌情划分给太学些许。”

这样的条件,可以说是极有分量了。

崔循衡量片刻,躬身道:“圣上有命,臣自当尽心竭力。”

重光帝道:“再有,谢三郎天资聪颖、博学广闻,又师从松月居士,此事叫他从旁协助,想来能为你分担些许。”

崔循垂首应下。

“那便去吧。”

重光帝靠着凭几喘了口气,犹豫着是否要宣太医来看看,再抬眼时,却发现崔循竟还站在那里,似是有话要说。

这很稀奇。

因崔循并不是那种游移不定的性子,无论问他什么,总是对答如流,重光帝就没见过他如现在这般明显在犹豫的时候。

重光帝疑惑:“崔卿是还有什么事要回禀?不必有顾忌,直言就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