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三章 大汉皇叔!刘昊起飞!求收藏冲榜!(1 / 2)

加入书签

刘昊一发言,直接将众位大儒都震慑住了!

眼光实在太独到、太锐利了!

一下就将局势分析的清楚透彻。

如果真如刘昊所言...那后果简直是太可怕了!

太傅袁隗脸色发黑,嘴唇颤栗道:“这,不可能吧?”

其实提议招董卓入洛阳的提议,就是他侄儿袁绍向大将军提的。

真如刘昊所言,袁家肯定要背锅了!

“是啊,《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王允拈须微笑:“如此年青俊杰,上马能杀黄巾贼,下马能军书,又对国事颇有见解,来日必成大汉栋梁之才,我必当为皇上举荐!”

“不错,刘昊之才,胜我年青之时十倍,可担重用!”

卢植也是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古代的出仕,就是出来做官的意思,刘昊已经完全的融入了这个奇异的三国世界,听起来没什么碍处,只是心里感叹。

王允这小老头,好厉害的手段。

掌控气氛,察言观色的能力,堪称一绝!

王允这九十多的政治属性不是白来的,其他人还忧心忡忡,没反应过来。

他已经从刘昊的衣着饰物之上,推测出他尚未出仕,潜在的意思就是对刘昊隐隐的示好拉拢之意。

大丈夫,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要想在这乱世之中占有一席之地,自然是要先谋取个官职出身再说。

以利诱之,以官爵许之。

这轻飘飘一手,王允已经彻底的把刘昊拉入自己所在的这个小圈子组成的阵营当中。

刘昊心里大喜,面色却很平静地道:“小子才学浅薄,尚未出仕,还请王大人提点。”

王允目中掠过一丝激赏之色,笑道:“贤侄不要太过谦虚了,俗话说,国难思良将,板荡识忠臣!”

“老夫身在其位,自然要为国家择选有用的人才,各位大人等以为如何啊?”

“不错!”

“就是这个道理!”

“刘昊之才,可以重用!”

众人全都点头称善。

刘昊的目光谋略,远胜在座众人之上。

他能冷静的分析出董卓的威胁,而且有理有据,这点是他们都没有想到的部分,确实叫他们刮目相看。

连一向严肃的杨彪都点了点头,说道:“以刘昊之才,还是要为国效力,稍稍历练一番,出任一州刺史也足够了。”

“小子岂敢,能做一小吏,足矣!”

刘昊心里狂喜,说话却越发的谦虚,影帝级别的演技发挥到淋漓尽致。

今日得了这几位朝中高官的赏识,对前程大有好处。

但是自己猝然要当一州刺史,那肯定是不太现实的事情。

在众人议论怎么给刘昊请官的时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绿茶包子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允突然开口:“蔡兄爱徒可曾出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