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35章 调兵遣将(1 / 2)

加入书签

比列镇之战,近卫第41师再次建立了功勋。

消息传到了罗科索夫斯基耳朵里时,他在高兴之余,不禁为西南方面军未来的处境担心起来。他站在地图前,仔细地盯着不久前刚结束战斗的位置,心里在暗自分析着德军下一步可能的行动。

马利宁见他站在地图前发呆,连忙走过去,关切地问:“司令员同志,您在想什么?”

“参谋长,你看这里。”罗科索夫斯基拿起讲解棒,指着地图上第聂《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

“你给米沙打个电话,问问他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索科夫上校,你好!我是马利宁。”马利宁很快地拨通了索科夫师部的电话:“我有个问题想问你。”

“请问吧,方面军参谋长同志。”

“比如说,我要调派几个坦克旅到卢甘斯克,你有什么办法,让它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吗?”

“当然是使用铁路了。”索科夫不知马利宁为什么会问这样的问题,但还是如实地回答说:“和公路相比,铁路更适合机械化部队,特别是坦克部队的快速前进。一旦铁路投入使用,我们就可以用车皮把坦克、燃料和弹药,成车成车地送完前线。不光可以提高部队的调动速度,还能减少燃料的消耗,以及最大程度地避免坦克在行驶中发生故障。基本一到达前线,就能立即投入战斗。”

为了说服马利宁,索科夫还特意补充说:“根据我的观察,沿着铁路线向前推进的德军装甲部队,一般前进速度都是最快的,因为它们不用担心道路变得泥泞。而且在需要提高速度时,它们甚至还可以在车站直接装车。

好在占据比列镇的敌人,只有运来了几辆坦克,否则要在短时间内,消灭占据镇子的敌人,我还真做不到。”

“我知道了,谢谢你,索科夫上校。”马利宁放下电话后,把索科夫说的话,向罗科索夫斯基重复了一遍。

罗科索夫斯基听完后,问马利宁:“参谋长,坦克第2集团军所在的位置,到卢甘斯克之间有铁路吗?”

“坦克集团军所在的位置,距离最近的车站,有大概二十公里左右。”马利宁谨慎地说:“在如今的路况条件下,坦克兵至少需要两个小时的时间,才能把坦克开到车站。”

“给坦克集团军司令员打电话。”索科夫等马利宁一说完,立即吩咐他说:“让他抽调两个满编的坦克旅,立即前往车站,搭车前往卢甘斯克。另外,还要好抽调四个炮兵团和两个火箭炮营,一同前往卢甘斯克,加强那里的防御。”

听到罗科索夫斯基提到了坦克旅和炮兵团,却偏偏没有提及步兵,便提醒他说:“司令员同志,那步兵呢?如果光是坦克旅和炮兵团,我担心索科夫上校的力量还是太薄弱了一点。”

“那就把曾经参加索科夫作战集群的三个师:近卫第67师,步兵第23和第321师,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