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0章 集中兵力(1 / 2)
“上校同志,你说得没错。”索科夫对科伊达的这种说法,表示了支持:“以我们现有的兵力,再加上左翼的近卫师,要想挡住德军三个师的强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科伊达听完索科夫的回答,不禁愣住了,他心里暗想:既然你明白这个道理,那为什么还要向克里琴科做出承诺,与近卫师一道,坚守这条已经是千疮百孔的防线呢?
索科夫看出了他的疑问,便笑着说:“上校同志,你肯定很奇怪,既然《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
萨梅科听到这里,立即主动地说道:“司令员同志,需要我从普肖尔河防线这里,给你抽调部队过去吗?”
“我正有此意。”索科夫说道:“你从右岸的182师抽调两个团,等天一黑,就立即赶过来支援。”他心里很清楚,虽说右岸部队和敌人发生战斗的几率不高,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敌人真的突破了左岸阵地,强渡普肖尔河,那么右岸阵地的兵力太少,也是根本守不住的。因此他最后叮嘱萨梅科:“参谋长,我觉得在奥博扬地区发生战斗的可能不大,你立即给科涅夫将军发电话,问问他,是否可以把我们部署在那里的兵力,都调到普肖尔河畔来进行防御。”
“司令员同志,您考虑得很周到。”萨梅科附和道:“不管奥博扬的确是否还会发生新的战斗,我们都必须把部署在那里的部队调过来。部队过于分散,也不利于我们的指挥。”
索科夫之所以想把部队集中起来,是出于两个考虑。一是有了足够的兵力后,进可攻退可守,能灵活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第二点,就是德军溃败在即,如果自己没足够的兵员,是无法参与大反攻的。一直以来,能被人们所记住的,都是主动进攻敌人的部队,而不是那些进行艰苦防御的部队。他可不想让自己的部队被打光了,还得不到应有的荣誉。
“参谋长,不管上级是否同意我们的建议,部署在奥博扬方向的部队,必须连夜调过来。”索科夫盯着萨梅科说:“你一边给方面军司令部发电报,一边命令部队做好转移的准备。”
不过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并没有索科夫想象的那么糟糕。科涅夫得知索科夫在普罗霍洛夫卡地域的部队损失惨重,很干脆地同意了部队调动的事宜。考虑到奥博扬到普肖尔河的距离不近,科涅夫甚至命令萨梅科:“不必等到天黑,只要奥博扬方向的部队一完成集结,就立即向普肖尔河畔开拔,务必巩固那里的防线,不让敌人渡河。”他没等萨梅科说话,又补充了一句,“放心吧,我会派出飞机,掩护你们的行动。”
见科涅夫如此通情达理,萨梅科悬在心头的石头总算落了地,他连忙通知182师师长霍赫洛夫:“上校同志,司令员那里的情况很糟糕,你立即抽调两个团的兵力,等天一黑,就立即赶往普罗霍洛夫卡地域,与188师汇合,巩固那里的防御,挡住德国人的进攻。”
“放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涂抹记忆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