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17章(1 / 2)

加入书签

随着夜幕的降临,奇吉林城内的战斗接近了尾声。

在第188师和第84师一部的联合打击下,城里密集的枪炮声变得稀疏,只有一些德军的散兵游勇还在个别地点,进行最后的顽抗。

而这些负隅顽抗的德军官兵中,又以维京师的官兵为主,因为他们心里很清楚,普通的国防军士兵向苏军投降后,会被关进战俘营。而党卫军的官兵因为干的坏事太多,名声太丑,被苏军捕获之后,都会被直接枪毙,就算一向《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

科伊达也觉得在路上讨论换防这样的大事,的确有点草率。而且没有地图,就凭口头讲述,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为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差错,他便同意了格里岑科的提议。

两人来到掩蔽所,这里果然是第384师的一个团指挥所,看到师长带着另外一名上校过来,团长连忙上前敬礼:“您好,师长同志。您怎么到这里来了?”

格里岑科用手朝身边的科伊达一指,向团长介绍说:“这位是第188师师长科伊达上校,我们是到这里来讨论换防事宜。你这里有地图吗?”

听到格里岑科的这个问题,团长忙不迭地点点头,情绪有些激动地说:“有的有的,师长同志,我们这里肯定有地图。”

等团长拿来地图后,格里岑科低头研究一阵后,用手指着其中一个地方对科伊达说:“科伊达上校,这是我师别林斯基团驻扎的位置。他们是最早和敌人交火的部队,虽然给敌人予以极大的杀伤,但指战员也伤亡惨重。我在来这里之前,曾经和他通过话,得知该团的兵力只剩下一个营,而且其中还有不少是伤员。”

“将军同志,”虽然格里岑科没有明说,但科伊达心里却很清楚,如果不进行换防,一旦德军反扑,那么坚守在这里的别林斯基团,就会有全军覆没的位置。为了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他主动提出:“正好我的第562团就在附近,等他们打扫完战场之后,我就命令他们去接替别林斯基团的防务。”

科伊达主动表态,愿意接替别林斯基团的防务,让格里岑科激动不已。因为别林斯基团所处的位置,是突出于整个防线,如今移交给友军后,自己就能全力防守另外两个团的防区,德国人在夺取第562团的阵地之前,是很难和自己发生冲突的。

只听科伊达接着又问:“将军同志,不知哪里的防务还需要我们去接替呢?”

“没有了,没有了。”格里岑科把烫手的山芋移交给了第188团,悬在心头的巨石算是落了地,他对科伊达说:“你们能接替别林斯基团的防区,已经令我感激不尽了,哪里还敢让你们负责更多的区域。”

“将军同志。”虽然能看出格里岑科明显是在甩包袱,但科伊达还是大度地说:“我们是友军嘛,你们有什么困难,就尽管提出来,我们一定会尽力帮助你们的。”

“真的不用了。”见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涂抹记忆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是微微点点头,说道:“上校同志,祝你们好运!9?com”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