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三跪九叩大师父(1 / 2)
庄先生入职三花药业,跟着沈柔娇做得第一件事,是处理进口设备的繁杂手续,口服液的两条自动化生产线从香港进口,走得是特殊通道,仅外汇来源审查一项,他们两人便跑断腿,请客吃饭不计其数。
事难办,脸难看。
耐着性子,一件一件办,等两条生产线落地云滇,已经是十一月份,离85年农历春节,只有三个月时间。
调试机器,生产出样品,又用了一个月多时间,在三花药厂的自测环节中,口服液的所有指标均远超标准。带着三花口服液样品、更完备的审批资料、以及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的申请书,沈柔娇再次返回京城。
由于第二遍走流程,轻车熟路,口服液的审批速度比药品快,大概年后四月份能拿到生产批文,但专利申请至少需要半年时间,也就是说,真正能上生产线已是来年十月份的事。
另一边,科研组在玉露素的临床试验阶段,进展并没有想象中顺利,患者病情复杂多样,有的还同时患有其他疾病,有的重症患者,身体极为虚弱,药物反应敏感。
部分患者在使用玉露素后,出现个各种不适症状。整个科研团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无人退缩,他们深入研究每一位患者的病例,仔细观察症状变化,结合西医试图找到问题的根源。
随着研究的推进,科研团队从不同患者的病例中,慢慢调整玉露素的使用剂量,并巧妙配伍其他中药,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断摸索和改进,治疗方案逐渐完善。
越来越多的患者因新的治疗方案被治愈,长达半年甚至一年的服药时间,被大幅缩短,根据不同的结核病菌,服药时间缩短至一个月。
就在玉露素即将迎来曙光之时,一次内部的医学会议上,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遭到西医专家的质疑。一些西医专家对来自中药提取物表示怀疑,他们认为玉露素的疗效缺乏足够严谨的科学验证。
科学便是接受一且质疑,中医与西医一直处在激烈的交锋中。
面对质疑,整个科研团队勇敢地迎接挑战。他们积极与西医专家展开合作,在各地区的医院,开展大规模的双盲对照试验。
在严谨的试验过程中,科研组面临着重重困难。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工作繁琐而复杂,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有丝毫差错;患者的管理和沟通也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要确保他们能够严格按照试验要求进行治疗。
整个新年,陈桢桦忙到没回过家,沈柔娇与周淮樾带着周父在南山村与沈家父母过得年。
重返南山村的周初琢被乡亲们团团围住,他离开的这些年,一直给村里捐钱,捐钱给孩子们读书、修学校修路,村里的一个孩子,在周初琢的资助下,去年考上大学,还有两个孩子考上省城的重点高中,为大学梦努力奋斗。
村长紧紧握住周初琢的手,激动地半天没说出一句话,想说的感谢太多,多到语言无法承载,只有颤抖的双手,表达着难以言说的感动。
备荷关照,永失不忘。
周初琢从未忘记过南山村的一草一木。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曾被人踩进土里,像烂泥般生不如死,却在南山村捡回尊严活得像个人。
再回来,看到新修的教室、操场,看到一脚深一脚浅的坑洼土路被修成沥青路面,看到乡亲们篮子里点着红点的鸡蛋,看到孩子们朝周淮樾手里塞糖果,一切都变了,又仿佛没有变......
年前,灵溪接到沈柔娇的电话,他带着小瞎子也回到南山村。秦梓乔是个不幸又幸运的孩子,他最幸运的是遇到胆大不服输的灵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