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3章 直臣之谏(2 / 2)

加入书签

“什么人?”

“读书人!你别看那些行伍空有一身力气,可从综合素质上来看,他们不如读书人,力气可以练,脑子却是天生的。科举求仕是每一个读书人毕生的梦想,这场仗还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不知道要耽误多少场科举。光是耽误了一场科举,吴沛的兄长就恨上了宜王。我经商的这几年,在商会听过一句话: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这是商人的立场。对于读书人来说,断人科举之路,就等于杀他全家!你知道培养出来一个读书人需要多少银子吗?大户人家还是好的,现任的清河知县张成,屡试不中,家差点儿都被他败了,多亏后来考上了才一雪前耻,你想想……要是他打算最后拼搏的这一次,正好被战事耽误了,给他一把刀,再给他一个机会,你觉得他会选择杀谁?”

东方瑞沉默良久,低声道:“你说的,很有道理……”

吴蔚叹了一声,说道:“打天下的时候,用的是武官,可这仗总有打完的一天,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请君莫笑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又派了二百工匠过来,张尺和栓子也在其列,张尺和栓子还特意给吴蔚和柳翠微带来了泰州那边的问候,一封家信,写信人是张水生和柳二娘子的长子??柱子。

信中细细说明了家中每一位成员的状况,包括李大姐她们一家子。

大丫已经出嫁,二丫的亲事也定下来了,柳二娘子按照柳翠微临别时的吩咐,给两个丫头都添了妆,一人添了一间不大的铺面,租出去每年大概有个十两银子左右的进项,对于普通人家而言,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请君莫笑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