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37137(1 / 2)

加入书签

“这才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呢。”刘守备望着外面黑压压的天空,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褚照揉了揉眉心,转头问杨毅:“粮仓的防水措施应该还好吧?”

杨毅道:“前不久我又巡视了一次,不会有差错的。倒是大人您……”

他顿了顿,明显有些迟疑地问:“大人,近来金华府有一些不太有利的传言。都说京上要诏大人回去问罪,不知道是真是假……”

说到这个,原本假装漠不关心的刘守备,也忍不住望了过来。

面对俩人的关心,褚照的心下忍不住一暖,面上则笑道:“管他是不是真的。该来的总是会来。我犯了那样多的忌讳,还不兴朝廷诏我回去问罪吗?”

杨毅和刘守备都没有说话。

褚照也慢慢收敛了笑意,正色道:“圣人明察秋毫,赏罚分明。还请二位不要太为褚某担忧。”

见俩人还是不说话,他将话题转移向了别处:“金华地处钱塘江水系上游,若是这雨下个一两天还好,怕就怕下大了,引来潮水,届时决了堤??金华府就堪忧了。”

杨毅垂眸道:“大人明知,暴乱平定,便该恪守本分了。”

刘守备明显赞同杨毅所言。

“本官当然有恪守本分,只是给二位大人稍稍提个醒。”褚照笑眯一双桃花眼,“无论如何,韩兆兴在金华府是干不下去了。下任知府是谁还未可知。可金华府等得了知府,却等不了一场天灾。还请二位大人协调金华府余下官员,做好防灾工作。”

闻言,杨毅和刘守备都郑重道:“吾等自当如此。”

果然应了褚照的担忧,这瓢泼的大雨,下了一个多星期还未停止。

铃娘捧着脸,在屋檐下看大片的雨连成水帘:“大人,你既然怕百姓遭殃,怎么不去外面看看呢?”

褚照回过神:“你又知道了?”

“这很明显嘛。我又不是瞎。不说我,门口新来的打扫小厮都知道了。”铃娘道。

褚照笑道:“这不是你该操心的事。去练你的剑。小心你师父回来,看你练剑不用功,又给你增加一大堆作业。”

铃娘强调道:“我一直有好好练剑的!”

但是到底怕那一大堆作业,铃娘跑走了。

这廊下,再次只剩下那个哪怕待在家里,也闲不住的县太爷。大雨打在青石板铺就的地面上,噼里啪啦,撞出潮湿的冷淡气味。袅袅的,还能看到厨房那边飘上一缕灰色的炊烟,原来是午饭时间马上就要到了。

褚照拢着手炉,静静地看着那一角灰蒙的天空。

这一岁月静好的画面,直到一声“大人在那”被打破。

褚照转头看到抱着公文的明直和其镜,甚至没有错过他们看到他时脸上迸发的惊喜。他没有多想,下意识就跑。

“大人别走啊!”

“大人!”

“小的们知道您无聊,特意找崔师爷把县内的公文递了过来!大人!大人!”

……

“大人呢?”

明直、其镜气喘吁吁。

大人找不到了。

两个小厮面面相觑一会儿,不约而同叹了口气。这都什么事啊!

果断溜出门的褚照则拍了拍胸脯,他关心民生归关心民生,可不想去处理那些鸡毛蒜皮的公务!

崔郎溪也真是,明直、其镜让他把公文递过来,他居然真递过来了!隔着千山万水的,又不是什么需要紧急处理的大事,何必耗费这个人力物力?

县太爷长吁短叹,一抬眼,才注意到自己竟然出了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