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为何(2 / 2)
他们接触赢政想获得他信任都不容易。
秦赵之间的仇恨形同水火,统战时能避免死更多人吗?
唐启阳无奈说:“算了,我们暂护着他,慢慢地展露出才能,提高粮食产量,改善平民的生活,走一步算一步。”
大环境下,两个小人物的力量太渺小,他们会做的很多东西,徐兰的空间里还有一小箱书,但不能随意做出来。
徐兰赞同:“目前也只能这样,得想办法认字,了解现在的各种文化。”他们所了解只是史书记载的大事件,听过讲坛讲人物事件。
史书记载和现实有差别的,差别说不定还很大。
唐启阳:“嗯,原主小时候读过书,认不少字,等忙完我把认的字画出来,落魄的人家会卖书简,找机会买一些。”唐家原来有书简,原主父亲落魄时卖掉了。
徐兰:“好。”
随后两人谈要做的事后修练,约凌晨三点起来出门到邻居家田地边,唐启阳拿探照灯,开弱光档,徐兰用少量木异能滋养庄稼的根部,这样只会庄稼长壮一点,变化不会太明显,他们只滋养麦子。
一个小时能约滋养十亩麦子,天快亮时夫妻俩回去,天亮后新一天开始,两人分工干活。
天热阳光足,且下雨后庄稼长得快,杂草也长很快,还生出虫子,唐启阳在庄稼地里拔草烧虫子。
徐兰背着竹筐带把刀上山,从家里走到山脚下要差不多二十分钟,走慢的人要更久,以前这个山上树高林密,现在稀疏不少,比较小的树和大树上的树枝都被秦军砍走。
山边有一些小孩在找野果,徐兰便上山,确定小孩们看不到自己,周围没有人后在一个小平地停下放下背篓,取出小工兵铲铲去地上的杂草,铲出约一个盆大小的地方,铲起土松一松。
然后取出一个紫色脚板薯,催生出芽后切成几小块,把一块芽眼种下,催出苗长到二十多公分停下,然后去其他地方种另一个芽眼,种最后一个芽眼时把脚板薯催生成熟,挖出来催生出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