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39页(2 / 2)

加入书签

说到底,这里是对他来说最接近“家”的概念的地方没错。可他住在里头的时候,实在不多。能记清楚眼下这些细节,已是不易。

……

……

“吱呀——”

对梅映寒来说,眼前的屋子,是他从小生活到大的地方。

最年幼的时候,小小的孩童一个人缩在被子里,听着外间“呼呼”的风声。

天山是真的冷。尤其梅映寒是这一代的“大师兄”,这意味着他是凌波子他们膝下头一个徒弟。“凌”字辈大多人至中年,再不济也是二十出头、年轻气盛的时候。

他们从前是照顾过更年幼的师弟师妹,可那都是多久以前的事了?面对新从山下捡回来的小娃娃,众人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生怕小梅映寒受一点儿委屈——可是,他们给梅映寒的,都是从自己角度出发的好东西。

那么多人,竟都忘记了,自己在山上不怕冷,是因为习武多年,有内功护体,并不惧严寒入侵。梅映寒呢?却才那么小一点儿。白天的时候拿剑,都只能拿一根小木剑。面皮紧绷着,手上却有些不由自主的晃悠。看得凌云子不由自主捧着脸,小声念:“呀!真可爱。”

“可爱”的徒弟,到了晚上,被冻到了。

小梅映寒抽抽鼻子。他冷,但师父、其他师长们都说啦!所有人都是一个人睡的。那么他想,自己也要勇敢……阿嚏!

第二天,“凌”字辈见梅映寒一直不曾起来,心头纳罕,去小孩儿房中看。

一看才知道,小孩儿发烧了。

一群中年、青年人看着迷迷糊糊讲话的小孩儿,又是自责又是心疼,眼泪都要掉下来。

开始忙忙碌碌。凌霄子凌云子去山上打狐狸,要用狐狸皮给小师侄做身最暖和的袄子,再缝一床最暖和的被子。凌波子则又是熬药,又是将自己的内力打入梅映寒体内,半点儿都不心疼,只要徒弟快快好起来。

在师父、师长们的用心照料下,梅映寒这场发烧,只持续了两个时辰。

当天下午,他已经能再像模像样地在院子里“舞剑”。更晚的时候,还能盖着厚厚的新被子,悄悄觉得热,把被子掀开一角。

实在担心徒弟、半夜过来看的凌波子:“……嘶!”

好在自己来了,不然徒弟岂不是又要受寒?

凌波子走后,梅映寒又悄悄……

一样担心师侄,于是一前一后来到小孩儿房子里的凌云子、凌霄子:“……嘶!”“嘶!”

有了照顾第一个小徒弟的经验,后头玉涵、韩殊他们被捡回来的时候,给小弟子们准备的东西变得规整起来

除了足够暖和的衣服被褥,还要给他们多加一些炭火。

有了这么多好东西,小弟子们开始期待夜晚的到来。等查房的师父们走了,他们可以悄悄去其他人的屋子串门,分一把白天得来的瓜子花生,吃着吃着睡着。第二天醒来,不光神奇地回了自己的房间,床单也干干净净,一点没有瓜子花生的碎屑。

玉涵小声和韩殊商量,今晚自己一定不睡着,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梅映寒在旁边听着,有些无奈,又有些好笑。

他已经是个半大孩子了,会与师父师长们一起照顾小辈。自然也知道让玉涵、韩殊在意问题的背后答案,不过,梅映寒没有直接揭秘的意思,而是要让两个小孩儿自己去看。

再之后呢?

他成了少年,成了青年。这一代的天山弟子越来越多,梅映寒便成了越来越多人的“大师兄”。同时,一个叫他“梅兄”的刀客走进了他的生活。

“邀请他来天山看看吧”的心思出现了很多次。不过那个时候,梅映寒所有的还是邀请友人的心态。

直到他逐渐发觉,自己对“友人”有了不一样的心思。紧接着,他又意识到,“友人“对自己也是一般。

眼前的屋子,就从他一个人的居处,变成两个人的“家”。虽然刀客在里头停留的时间不长,梅映寒依然已经对屋子做了许多细节上的改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