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19番外四双姝(2 / 2)

加入书签

这文家乃是姑苏望族,颇有盛望。文家老爷当年在世祖皇帝起兵时,捐助了不少粮草。不料他家太爷却是个刚直不阿的性子,看不惯世祖皇帝的不臣之举,命令子孙后代不准出仕。世祖皇帝知道文家后代的无奈,对他们家倒也宽厚,赏赐了田地无数,即便他们家子弟不能为官做宰,日子也过得极其逍遥。

到了这一代,文家嫡枝只有一个儿子,唤做文养初,诗酒风流,放浪形骸,直追魏晋七子的做派。那一日,他听说了祝家的女儿回了江南,便潜入潮音庵听讲经,对妙玉一见钟情,于是便时时纠缠。

妙玉回绝他:“我乃出家人,请文公子自重。”

文养初毫不在意:“你可算不得出家人,你师傅没有给你落发,只因你尘缘未了。你看,你尘缘不是来了么?”

妙玉发怒,将他赶了出去。

文养初当然也不会用强,他到潮音庵隔壁的玄妙观修道去了,说什么“妙玉姑娘若能修成正果,那我也能得道成仙。”

姑苏城里的好事者,就想看这二位的热闹,不料这一场纠缠竟然持续了十年。

妙玉见英莲逼问,吞吞吐吐道:“上元佳节那一日,他翻墙进来,我与他对饮了几杯,谁知……竟然……”

英莲怒道:“可是他强迫于你的?”眉间朱砂愈发红了,不像菩萨低眉,倒有了金刚怒目之姿。

妙玉连忙为那人辩解:“也……也不是……”

英莲略略平复心绪,问道:“那你为何不愿留下这个孩子?”

妙玉叹道:“我倒有些习惯了如今的日子,每日读经讲经,闲来侍弄花草、烹茶写诗,要去过俗家的日子,又觉不耐。当年师傅不愿为我落发,乃是因为太宗皇帝有令,女子未满四十者,不得出家。如今我三十有四,再过几年,便可拿到度牒了……”

咦?竟然是因为这个原因?

英莲细细考虑了一番,也就理解了妙玉的说辞。英莲自己成婚、嫁给表哥,是为了报答舅家对母亲的帮扶之恩。即便亲上加亲,公婆和蔼,丈夫贴心,也有不少琐事。她又要行医救人,忙得一点空闲也没有。

与京中林黛玉通信,她也说婚后的日子不如闺中那么随性,操持家务、教养子女、人情往来,费心费力。

诸多女子中,真真就是妙玉得了个自在。难怪妙玉不想为俗事所累。

“但……孩子到底是你的骨血,”英莲想了一下,提醒道:“我虽不后悔为那姑娘落胎,但之后内心一直不得安宁,这些你也是知道的。你要慎重考虑啊!”

妙玉默然,一炷香过去,她终于点头,道:“你说得对!可是……”

英莲知道她的为难,起身道:“我去找他!”如今的英莲,再也不复那个薛家小妾的卑微与怯懦。她行医救人,不仅有了一技之长,更加赢得了世人的尊重,说话自然有分量。

英莲出了潮音庵,转头就去了一墙之隔的玄妙观,这里人来人往,香火很旺。她寻了个小道士,说要找“文道长”。

小道士一看她的眉心,嘻嘻笑了起来,这个“文道长”压根算不上道长,但他会解签儿,出手又大方,族里又给道观捐了一大笔钱,于是他们主持也就捏着鼻子容下了他。

文养初自己占了一个僻静的小院,小道士带着英莲七扭八拐来到这里,说道:“英莲大士,就在里面了。”

英莲啐道:“莫胡说!”说着,随手给了一把钱。

小道士笑得更加乐呵了,说道:“今日文道长还没有解签。这几日喝得有点多了。不过这也好,第一支签是最灵的。”

英莲点了点头,说道:“这就好!”然后拔腿进去了。

小道士掂了掂手里的铜板,开开心心跑开了。

文养初其实并没有喝醉,而是肃然坐在案前,案上三个泛着绿光的铜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