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3解玉(2 / 2)

加入书签

太子似不解:“顾编撰何罪之有?”

顾玉昭小脸涨红,坦言道:“下官虚伪做作,对不起太子诚意关爱。不过下官刚才言自身浅薄,倒是出自真况……”

太子眉目微凛:“哦?”

顾玉昭深吸一口气,大声道:“还请、还请太子教我!”

太子微晒,道:“你倒乖觉。”

顾玉昭低头:“下官知错。”

太子笑意不减:“善莫大焉。”

见面前这个小郎君一脸知错能改的样子,太子也确实有心教他,于是就他最近写诗言赋、四处钻营的小人行为,好好的训诫了一番。

“近日各种逢迎钻营,小聪明是有的,孤都看在眼里。”

“诗赋一百,借情言志,文才绮丽斐然,志向旷阔舒达。惜矣。若言发心声、而非诡言,少不得将来青史词书必有玉昭一席,流芳百世可期。”

太子这一番又捧又夸又训的,训得昭昭惭愧脸红,又夸得她心里怦怦直跳。

倏尔,太子语气沉凝,严声道:“但顾玉昭你的才气不应浪费在旁门诡道之上,先立正身、再行正事。无论计为民生、为君臣、为官途前程,行度有尺,殊途同归。”

“玉昭,孤不愿见青臣崩于末道,不愿见稚鹤陷于淤泥。乃可愿惜之改之?”

太子这番话,不可谓不掏心掏肺。顾玉昭内心微微震动,忙整肃神色,拱手答是。

太子见他神色认真,心内微笑,越发指点细致。

顾玉昭心里暗暗叹气,站在历史长河之外的她,虽然活得足够接地气,但那种由前世经验带来的审视和批判,使她对这个世界的林林总总,始终有一种身为穿越者、置身事外的傲慢。

除了‘照顾家人’这一执念之外,她的内心独成一宇宙,有自己的行事标准和判断。

并不会被现世的任何荣耻所羁绊。

故而,太子这些训诫之语,顾玉昭其实并未往心里去。

被她放在心里的,是太子的真诚。

顾玉昭心里暗叹可惜,可惜为身份和阶级所隔,不然她就要单方面宣布太子裴秀是她这辈子最好的朋友之一了。

正在心神恍惚间,忽听太子问她:“三年一期的考评将至,届时六部之中,可有想去之处?”

啊?

竟然可以自己选的吗?

太子……这意思,难不成是要自己选官?

可、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好事儿来得太突然,顾玉昭一时竟然反应不过来。

早朝时辰将至,太子没功夫再对这个小家伙循循劝诱,于是直接问:“礼部可好?历年来,从新科才子到五品礼部给事中,莫不有三年翰林背景,你虽资历稍缺,可史文扎实,这几年借调诸部的考评均为优上,平调礼部任侍郎郎中,倒是绰绰有余。”

越想越合适。

裴秀便定了这主意,抬眼见那家伙一脸明晃晃的震惊,像极了御池那只围着锦鲤打转、馋得嗷嗷叫却无处下爪的狸奴,碰到池边的天降红鲤,却瑟缩着爪子,围着鱼尾巴绕圈圈不敢相信的样子……

裴秀心软之余,又觉得好笑。

想到礼部左侍郎郎中的高流动率,虽然职位合适这个小郎君,可上峰主事官却性有怪癖,并非好相与之人,若他果真去了那儿还是需要吃一番苦头的。

可这天赋文才,却又狸奴般的狡儿,着实需要磋磨掉身上那些市井的坏脾性。

他希望顾玉昭能成为良才美玉,才好重用提拔。

那、便免不了这趟吃苦。

太子掩去内心那一丝莫名的歉意,柔声问她:“玉昭,孤的派荐,你可愿?”

顾玉昭精神一震,她当然知道凭自己的资质和那懒惰的官声,礼部侍郎郎中一职,已经是太子刻意抬举!

当下整肃神色,自是回答:“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