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91第91章(1 / 2)

加入书签

常忠老目半垂,身子融进暗影里,不再说话。

内殿重复宁静,太后轻抬手,但手在即将触及悬贴时又停下。一缕幽光折来,恰投在她与悬贴间的一爿狭窄空间里,咫尺间,泾渭分明。

太后于原地站了半晌,终是什么也没有碰,只叫常忠锁好门,便独自离去。

常忠望着太后远去的身影,又最后看了眼那张“落花无意”的悬贴,才垂下眼眸,慢慢走出内殿。

冬日新晴,阳光因短而珍贵,萧娇养在长禧宫,每日吃完就睡,闲暇时或搬了躺椅在屋檐下晒太阳,倒是乐得当鸵鸟。不过,她虽身处内宫,却也不是全然不知外事,这些天,阿婆去明光殿的次数渐少,然而人却愈发沉寂,连萧娇问安也似乎难有笑容。她知卫珩与阿婆间关系僵硬,虽然阿婆一心为了卫珩,但他仿佛并不领情,阿婆与卫珩……萧娇不觉有些头疼,她想起那些猜测,心中更觉惶然,若是阿婆真的曾经背叛先帝,那么她之前的种种温慈,会不会也是一种伪装?

但她立即否定了这一想法,阿婆抚养自己长大,十年间的感情是不能作假的,她不能因旁的因由而怀疑阿婆对自己的疼爱。然而,阿婆毕竟在一些事情上有隐瞒,她还没想明白这里面关键,就被传话,说陛下身子欠安,需要她再行补血。

距离上一次补血已经过了五日,本来前天卫珩已经临朝,她还以为没了大碍,为何今夜又需要补血?

萧娇抿唇,望了眼天色,远处乌云密布,似在酝酿新一场风雪。内侍站在檐下,一脸焦急:“郡主,太后也在,您快些动身罢。”

萧娇叹息一声,这等天气要出门简直是受罪,她强压下心头不愿,只命侍女从房间内取出斗篷暖手炉,匆匆穿戴完毕后便出了长禧宫。

到了明光殿,乌云压得更低,大团大团的乌墨色若一滩翻倒的墨汁,砸跌在灰青天幕上,瞬间便把光芒隐去。风吹枝桠,烈烈作响,萧娇拧了拧眉心,向上拉高衣领,随内侍往殿内走。

因为取血,明光殿里重新布置了一间暖阁,等萧娇进屋,里面早有人备好器具,等在一旁。萧娇解下外袍,撩起袖子。

取血人是医正署医女,下刀格外轻,但饶是如此,萧娇手臂上也遍布伤痕,令人惊心。皇家的伤药虽好,但愈合总需要时间,萧娇盯着手臂,思绪在某个瞬间突然一动,她想起这偌大宫城里,自己并不是第一个取血之人,有人已先自己一步将这一切经历了数遍,那人……

想到那人的名字,萧娇心中又是一顿。巫山禁地下的铁笼浮现在她眼前,那个无名的骸骨……萧娇忍不住打了个冷噤。

正在这时,外面传来嘭的一道巨响,医女手一惊,竟失了准头。鲜血顺着手腕淌下,萧娇蹙紧眉心,医女已吓得跪倒于地。

屋外脚步声纷沓,萧娇拿出纱布绑好手,也没管还在惊颤的医女,自己抬手推开门,走出屋外。

天色更加沉了些,未到点灯时分,已经暗如夤夜。萧娇拐过长廊,见内侍们远远站在院中,个个脸色慌张不敢上前,而内殿里,持续传来噼里啪啦的声响,像是有人砸翻了东西。萧娇正疑惑,不妨听到一阵闷咳声,紧接着,是一道压着嗓子的厉呼:“停下,快停下!”

萧娇心微微一紧。这声音分明就是阿婆,她环视一周,发现常忠并不在外面,里头呼声还在持续,萧娇不再迟疑,几步跨进殿内。

正殿里窗牖大开,夜风如涌,吹得帘幕扑扑作响,她凝眸,发现常忠站在内室前的梁柱下,如老僧入定般一动不动,灰色衣衫与暗影融为一体,几乎分不清。她上前几步,内室里幽幽灯火晃荡,里头又有人声传出:“皇帝,你,你到底要干什么?”

萧娇正欲上前的脚步便停住。因为她发觉,一贯沉稳冷静,在先帝去后以一己之力辅佐幼帝登上皇位,即便泰山崩于前也能从容应对的阿婆,话语里竟带着她从来也没有听过的颤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