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办个印刷厂(2 / 2)
用胶泥固定字模,先不说固定得稳不稳,印刷时会不会掉落,就像韩寻芳所问的那样,用过之后那字模上肯定会粘上胶泥,同时,粘取字模的工人手上也容易被粘上胶泥。
无论是字模还是人手,粘上胶泥都得洗干净吧?用什么洗?水还是酒精?
还有,汉字数量太多,全套汉字多达十万以上,在没有简化字和通用字的年代,印一本书至少也得准备三万多个字模。做字模的人多了,就容易大小不一,书写风格各具特色。
泥字模容易破碎损坏,木字模纹理不均匀,接触水后,容易高低不平,金属字模是用铜制作的,水性墨在字模上的附着性很差,印刷效果自然也很差。
她这才想起,历史上活字印刷在宋朝发明出来之后,并没有得到广泛使用,直到清朝时候才有了较为正式的使用,但也只用来印刷少数有特殊需求的书籍,直到近代印刷术传来之前,中国都是以版刻印刷为主。
反倒是西方国家,比如英文,只有二十六个字母,只需要制作二十六个字母的字模,则可以无限组成各种单词,更适合用活字印刷。所以活字印刷术一传到西方,就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所以,活字印刷在古代没能广泛应用肯定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白青羽一时想不明白,想明白了可能也解决了,难道需要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才能更高效?
惠光宗已在追问:“那胶泥为何物?你可知道如何制作?”
白青羽也不知道胶泥的配方:“大致是以松香为主吧?”天然橡胶应该不好找……
惠光宗直言:“我怎么觉得……活字印刷并没有多好?制作字模肯定很难,每个字得准备几十个上百个活字吧?那么印刷一本书就得储备几百万个字模,制作和储存难度都挺大。要投入的钱太多。然后就是印刷时的固定方法,我想了一下可能并不容易,万一印刷时突然掉落几个字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