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9章 济南之战1(2 / 2)

加入书签

他们要为心中的信念而奋斗,以身许国,誓死守护济南。

两人带领一群溃兵疾速奔赴济南。

铁铉、高巍进入济南城时,李景隆刚刚逃走。

二人在济南城内遇到一个与他们志同道合的人??盛庸。

盛庸在洪武年间官至都指挥,建文元年,以参将的身份跟随耿炳文北征,朝廷换将后,又隶属于李景隆麾下。

李景隆败逃后,铁铉、盛庸守城的决心更加坚定。

他们悟性极高,在残酷的战争中参透了攻守的规律。

孙子兵法云:“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实力不足,不具备战胜对手的条件时,应该采取防守的战术。发现敌人有可乘之机时,要果断采取进攻的战术。善于防守的人,能把兵力隐藏起来,使敌人无法发现;善于进攻的人,能产生从天而降的效果,突然出现,有效打击敌人。

铁铉、盛庸带领济南军民拼死守城,一次又一次,打退了燕兵的进攻。

燕兵遇到猛烈抵抗,令朱棣始料未及,他本以为城中没有精兵良将,济南城唾手可得。

朱棣找人写了封劝降信,用箭射入城内。

在劝降信中,燕王一再强调,他只是借道济南去京师,为朝廷祛蠹除奸。

不久,城里射出一封回信。

朱棣打开一看,是一篇《周公辅成王论》,借古讽今,希望燕王朱棣退兵,像周公辅成王一样来辅佐建文帝。

文章盛赞燕王的才华,言辞恳切地劝其退兵,令朱棣印象深刻。

强攻不下,又没能劝降成功,朱棣难免有些急躁。

济南城外,是我们的母亲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