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祭拜祖陵(2 / 2)
朱棣抬头看着她的身影,心中骤然一暖。
他喜欢她这样静静地陪在自己身边,长相厮守,岁月静好。
他希望尽快结束战争。
自从起兵以来,不少燕将死于平安之手。
这样一个强劲的对手,此次能将其擒获,,燕兵将士无不振奋欢喜。
当平安被绑到面前时,朱棣回想起昔日战场上,几次差点儿被平安刺于马下,不禁问道:“淝河之战,公马不,何以遇我?”
在淝河之战,如果战马没有跌倒在地,你将如何对手?
朱棣这样问,也许只是给平安一个机会向自己示好。
但平安的回答毫不客气:“刺殿下如拉朽耳。”
平安作为武将,说话远不如文臣委婉含蓄。
这番不太愉快的对话之后,不少燕将猜测,平安必然难逃一死,但是朱棣没这样做,他再一次充分展现了自己成熟冷静的处事心态和不同寻常的耐心。
有何面目去见天子?
对于朝廷武将,朱棣尽量以礼相待,最大限度地拉拢,争取他们的认同,或者是不反对。
他懂得武将的无奈与不易,对武将的处境感同身受。
他下令将生擒的所有武将全押送北平,以免增加南下的阻力,而将陈性善等文臣放走。
陈性善在回去的路上感叹道:“辱命,罪也,奚以见吾君?”
有辱使命,有何面目去见天子?陈性善这样一想,便穿着朝服从马跳下去,投河自尽。
彭与明、刘伯完被放归后,也觉得没脸面圣,改换服饰,隐姓埋名而去,不知去了哪里。
平安所部在灵璧之战几乎损失殆尽,盛庸所率兵马更加显得势单力孤。
至此,朝廷兵马实际上已无力再阻挡燕兵南下。
一些原本观望之中的武将,见燕兵势力越来越强,纷纷归附朱棣。
灵璧之战后,朱棣继续挥师南下。
淮安是南下的重要通道,镇守淮安的将领是驸马都尉梅殷。
朱棣给这个妹夫写了封言辞恳切地信,以“进香”为由,提出“借道”请求。
梅殷对朱棣的真实意图心知肚明,但是又假装没有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