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0章 朱棣的苦恼(2 / 2)

加入书签

带了些孤芳自赏的意味,属于多愁善感的类型。

这样的女子,纯洁、敏感、聪慧,更适合花前月下,谈一场甜美的恋爱。

争夺太子之位,是血腥而残酷的,是腹黑的,是无情的,这样的女子不适合掺和进来。

妙锦的心里稍稍松了口气。

当然,即使朱高燧胜出无望,她也不会轻慢刘月可。

储君之位的争夺注定是漫长而复杂的,谁也无法准确预料到所有可能出现的变数,只有提前筑起一道又一道安全屏障,才能平平安安地度过这段惊险叠出的期间。

朱有炖下午回到京师,他顺利地把刘?带了回来,但是脸上愁云重重。

朱棣一看朱有炖的表情,就把事情猜出了大概。

他打算让刘?到翰林院任职,跟解缙、黄淮一样。

“四伯是想设立内阁吗?”朱有炖听后问道。

内阁?历史上好像没有这个提法,朱棣十分感兴趣,鼓励朱有炖继续说下去,一副愿闻其详的神态。

“内阁是一个文官群体,成员各有专长,辅助伯父做出决策,就像皇祖父废除丞相后设立的四辅官一样。”朱有炖侃侃而谈。

“没错,当年你皇祖父设立殿阁大学生的确有这方面的考虑”,朱棣赞许地点点头。

其实,先帝从没跟他说过这些,他是猜的。

他当时只是一个藩王,而且皇太子朱标尚在世,先帝就是要说,也只会跟朱标说。

朱标去世后,先帝最看好的储君人选是朱有炖,因此也有可能跟朱有炖提过。

但是,朱棣不想落下风,所以顺口扯了个谎,为自己挽回面子,同时,也要包括朱有炖在内的所有人知道:先帝当年册立皇太孙之前,也曾考虑过让他当储君。

对朱棣的这番心理活动,朱有炖心里非常明白,因此没有再多说什么。

朱棣让他先回府休息,然后屏退众人,自己一个人静静地坐了很久,他在思考一个问题,他在琢磨如何说服刘?。

刘伯温一心一意辅佐先帝,他希望刘?能像他父亲那样忠心竭力。

但是,朱棣心里没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