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2章 民间疾苦(2 / 2)

加入书签

这是否也说明,解缙从小生活条件优越,考中进士之前,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学习,根本没有时间接触穷苦百姓的生活。

一个不知民间疾苦的大才子,妙锦是不想用的。

一个不知生计艰难的人,又怎会在乎做生意挣的这三瓜俩枣?

或许,在他们看来,权势远比生意要有用得多。

妙锦在不知不觉中受朱有炖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个热衷于官职和权力的人,根本感受不到商业的发展对于经济的重要作用。

领悟到这些,妙锦的内心无比沮丧。

朱有炖起身告辞,他不想安慰妙锦,他没资格,他用心中对四伯的敬意压抑着对妙锦的喜欢。

也许,能坐在一起聊聊天,说说话,也是一种缘分,不能非得是夫妻。

君子之交淡如水,守望相助即可,至于抚慰情绪这样的事儿,他不能越俎代庖。

有炖走后,妙锦一个人坐了很久,她忽然发现,从小到大,她的生活一直都处于严密的保护之中,以前是先帝和母妃,后来是朱棣。

如果失去保护,不论是做生意,还是生活,都不会这样顺遂。

她应该懂得珍惜。

她好像懵懵懂懂,对朱棣的理想有了一些体会。

朱棣希望天下所有百姓的生活都能富足无忧,也许,正因为这样,道衍才会认为朱棣远比有炖要强。

朱棣孜孜以求的是天下安定,国家富强,他殚精竭虑,竭尽所能,在朝着这个方向不懈努力,而有炖没机会接触这些,他更多的是自保。

不知不觉中,妙锦对朱棣的爱更深了一层。

妙锦把以上谈话内容复述给朱棣。

“有炖说的话有道理,明天让有炖进宫,审阅解缙主持编修的《文献大成》”,朱棣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