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上京上班第一天(2 / 2)
高明礼:“……”
所以他师弟真的是财神爷?
高明礼道:“要不你当师兄吧,以后多照顾点师弟。”
钱溪沉思,有所意动,但瞄到李乐只抬起的手,收回眼神。
李乐只一巴掌拍到高明礼头上,淡淡道:“争气点,以后可以要考状元的人。”
高明礼捂着被打的脑袋,幽怨道:“那也是以后的事,不妨碍钱溪当师兄照应我。”
李乐只眉头一挑,什么话也没说,高明礼便求饶道:“师父,我知错了,以后不说这种话了,你可莫要罚我。”
他可不想入京第一天,便泡在四书五经里,那真的太扫兴了。
李乐只转头对钱溪道:“叨扰了。”
吃徒弟软饭居然是这种感觉,有点美妙。当然,他也不能一直吃徒弟软饭的,当师父的,还是要支棱起来的。
他们此时是在京城的渡口,也是曲江处,而钱家的宅院地处于宣平巷,距离曲江是有一段路的,所以钱溪还是找了一辆马车,将他们都带到宣平巷,看着眼前的宅院,是三进的小院,并不小,十分的雅致。
只是大门紧闭,李乐只看向钱溪,他原以为钱家人都居住在钱府,如今看来,似是和他想象的有一点点不同。
钱溪上前去敲门。
“砰砰砰??”几声后,门才缓缓打开,里面有一老伯露出头来道:“谁啊。”
“钱伯,是我。”
钱溪说完,被他称为钱伯的人揉了揉眼,像是不相信眼前的人是真的,又似眼花尚未看清,等他看清来人后,才惊喜道:“少爷,真的是你。”
越过钱溪朝后面看去,只看到两个道人,没有看到别人,钱伯收起自己失望的神情问道:“老爷未同少爷你一块回来?今年过年可是要在京城里过?”
钱溪道:“这次是我陪同我师父一块来京,过年的事,父亲尚未定下,大约是要回京过的。”
“好好好,”钱伯听到后面两位道人是钱溪的师父后,态度立马不一样了,看着后面年轻的道士,一时竟分辨不出谁才是钱溪的师父,一人清冷飘然若仙,一人活泼灵动。
清冷飘然若仙的道士像是少爷的师父,可这年纪也太年轻了,看着比少爷大不了几岁。
唯有那通身气度不似一般人,像是修行多年的道士,淡然出世,不似此间人。
钱伯对李乐只道:“这位便是少爷的师父吧,有劳道长多加照拂,请受老朽一拜。”
李乐只立马扶起钱伯,对这些爱拜他的老人家有些无奈,他真的受不得,担不起,但也出声“嗯”了声,应答钱伯先前所问。
李乐只道:“近日叨扰了。”
“有道长这样的神仙人物,岂会是叨扰。”何况钱府也就他一老人家和几位仆人看家,平日里府内又十分安静,现在好了,少爷回来了,又多了人,府内便多了些人气。
*
因钱溪的关系,李乐只便在钱府借住下来,平日里带两人做完早课,便在钱府仆从的带领下,在京城闲逛一番,不说摸清楚所有的路,但至少钱府宣平巷附近李乐只是摸透了。
他准备在京城租一个小院子,他也想买,但是京城物价高,他的钱是能买下一座小院,但小院的位置并不是什么好地段。
何况,他在京城并不一定会常住,还是先租下一座小院,带着高明礼住进去即可。
他原本是没有多少钱,但有上次送的小箱子,那箱子里装着一百两黄金,实打实是一笔巨款。
李乐只没想将这笔钱全用在京城买房上,他还是想等以后,将这笔钱用在建设道观上。
所以每一笔他都花得精细,不会大手大脚,最后,李乐只还是在宣平巷租了一间小院,这样离钱府近一点,他徒弟也好时常回家,除此之外,也是因为宣平巷附近,有一间道观,以后也可以
去那座道观里进修一下。
也幸亏宣平巷宅院不少也有人想要出租否则他还没办法整租一间像这样地段的院子其主人都是不轻易卖的。
这座小院是李乐只考察了许久才定下来的离钱府近的近的程度简直能说是钱府的后花园院子并不是很大是两进的小院子刚好紧挨着钱府毗邻钱府的后院荷花池相当于只要不怕掉进荷花池里搭个梯子就能进钱府。
不过住在宣平的人也有在朝为官的也有京城小有资产的商贩他们知晓钱府是什么情况这个年代也不会有人冒着得罪大官的份上敢那么干。
唯有李乐只看院子的时候发现眼前的建筑很熟悉搭了个梯子探出头一看就看到了钱府的景象也留意到那墙的后面是荷花池。
这间院子也清幽李乐只又看了几间后都没有这间院子好便付了租金定了下来。
高明礼搬进院子后得知那堵墙能看到钱府的宅院便也好奇地搭了个梯子果真看到了后花池这水池很大水池中间还建了水榭还有不少假山后来听钱溪言那后花池是属于他在他院子附近里面的布景都是他亲自动手布置的独属于他除了他他家里人都不会来此。
后来李乐只就见两人坐在墙头上专门在那钓鱼的两个人。
李乐只:……
*
又过了几日周侍郎突然拜访周侍郎进院子后就看见坐在墙头上的两个人微怔愣了会也只当少年心性未放在心上而是同李乐只道:“李道长可愿去刑部挂职?”
“嗯?”李乐只疑惑他一个道士还能去刑部挂职?但一想这个朝代还会利用道士算命的本事查案也不大惊小怪了。
“刑部有一些闲散的职位是由道士担任的李道长算得准确有我担保不过是一闲职自无不可。”
李乐只有点心动但他也不能白干活便问:“有俸禄?”
“有月俸七石。”
李乐只对这些并不是很懂但有月俸也不是白打工还是替刑部办事相当于替国家办事吃国家俸禄那就是不同的。
便欣然同意了。
然后周侍郎又道:“因这闲职非同一般
李乐只点点头。
大梁对道士的待遇还是很好的点卯李乐只知道便是按时上班但按周侍郎的意思他不
需要按时上班,也不需要按时下班,难怪是挂职,就这样还有月俸七石,已经是不错的待遇了。
*
周侍郎来找李乐只也是因为这事,这年头道士有,可算得像李乐只这么准的道士可不常有,因此在月俸上比常人多一点,还不必点卯。
见李乐只应下后,周侍郎又坐了一会便离去。
李乐只后来才知道,他的月俸相当于八品官的月俸,能有这么轻松的活计,还是周侍郎多有观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