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2好姑娘(2 / 2)

加入书签

男人礼貌答复:“鄙人姓张。”

“辛苦张先生。”随后吩咐桃夭留下一锭银子。

一幅街头字画而已,无需几个银钱,但桃夭顺手放下不少钱。她们离开后,苏克下意识回头看,那人拿着银子呆立在摊子前,不知道在想什么。

刚才见她神色有异,苏克便没有多嘴,这会儿又问一遍:“不认识?”

沈令姜如实答:“不认识,但眼熟。”

于她眼熟,那必然不是什么稀松平常的事情。

果然半路遇上前来迎接的蒋伯相杨岁二人时,苏克就听见她立刻差使蒋伯相去查那个人。

回到客栈半个时辰后,小二敲门将画送进来,还有剩余的碎银。

苏克啃着一个甜梨走进来,顺势从小二手上拿过画一看,“哟呵”一声,“画得还真不错,还配了诗。”煞有介事地点评,揣着画径自进她房中。

沈令姜没有收钱,权当给小二的跑腿费,她问起小二认不认得,在街头摆画摊子的男人。

小二拿到赏钱顿时眉开眼笑,回答起话来更认真,“认得,干咱这行,跑腿招客采买,文沛县上下我都认识。那人是个落第书生,他过世的老爹是干屠户的,他却是拿不了刀,干不起家里的行当,只能出来卖字画,他能写一手好字,所以许多人都会去找他帮忙写书信。”

“原来如此,我见他画得好,想下次再找他买字帖,他叫什么名呢?”

“回姑娘,他叫张千斗。”

相差一字,亲兄弟无疑了。

沈令姜回到房中,就见苏克在挥笔书写,看她问完了就招手,“看看我写的字。”

“做什么?”她不明所以。

苏克甚是自信昂扬,“你刚夸他字好看,我的呢?你觉得如何?”

沈令姜:“……”这是有什么可比性?

她低头一看,只见两行字:沈令姜,似玉如竹。

沈令姜:“……”

心头颤了一瞬,她不知道是因为这几个字的形容,还是因为这几个字的字迹……

沈令姜头一回见着这样狂狷的字体,属实张扬,属实符合他飞扬恣意的品性。

苏克殷切等待,“怎么样?”

“唔……龙飞凤舞。”

苏克得意洋洋,“字如人,我就喜欢这样嚣张。”

的确有道理的。

被他的自信逗笑,沈令姜拿起画看,画工精湛,很是漂亮的一幅稻图,夕阳下的金穗,旁边还有梅子树。

下首配有两句诗: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1]

梅子欣初食,樱桃并及新。[2]

“呵。”她轻笑一声。

苏克闻声放下笔,凑近复看这幅画,“画有问题?”

“画得很好。”她将画作放置一边,坐下来,斟茶喝。

苏克问:“那诗词的问题?”

“诗好,字也好。”沈令姜端茶饮一口,看他,“你为何就觉得有问题?”

苏克笑了笑,也一并坐下来,“我是看不出这幅画哪里有问题,但我能看出来你。”

“三公子这么了解我?”

他轻声道:“我在慢慢了解你。”

她放下茶杯,笑而不语。

苏克又问:“这幅画哪里有问题?”

“没有。”

苏克立刻软了声音,“好姑娘,你给我说说。”

桃夭手突然一抖,惊吓地看着他。

沈令姜顿了一下,忍不住横了他一眼,“苏惊澜。”

苏克笑起来,笑容灿烂,“你还是第一次这么叫我,以后就这么叫。”

“......”

“快跟我说说嘛。”

到底从何时开始觉得,她如实回答此人的问题,已无伤大雅。

沈令姜叹了一下,淡淡念道:“梅子欣初食,樱桃并及新。这首诗出自赵蕃的《邻居送梅子朱樱》,诗人生活不易,感念邻居对自己的照顾所写,一首温情诗。”

既是温情诗,她何故如此神色,苏克重新拿起画看,很快便猜到她心中所想,笑啧一声,说:“上一句颂稻收,下一句却是初食梅子,亲邻接济,恐怕接济的不是蔬果吧。”

仿佛是在借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