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0怀疑(2 / 2)

加入书签

他一字一顿,每个字都浸着焚天灭地的恨意。

当年延帝偶感风寒,命太子代为北巡,结果太子一行遭到了边匪偷袭,原本第一时间向最近的守将求援,却被有心人利用,伪造出太子收受边匪贿赂、出卖国情的“证据”。

皇帝亲派精锐前去剿匪,顺便也肃清太子身边的“佞臣”,于是当年随行的东宫旧部死伤殆尽,多少高家后生、白家儿郎也在其中。

这信件,便是当年萧贵妃与边匪头子萧云行往来的信件,写明当年是如何前后夹击、里应外合。

都说萧贵妃出身低微,可她能进入大延内廷,一路升至贵妃之尊,可见手腕非同一般。这个萧云行也姓萧,说不定,是本家。

萧贵妃是谨王生母,她这么做是为谁清道,瞎子都能看得出来。

“难为你们了,”景迟闭了闭眼,敛起眼底席卷的情绪,“深入北地拿到这些信件,再一路护送回镜花水月,必定损伤不小。”

高青山道:“只要能洗清小主人的冤屈,我等便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可惜当时京中形式不明,水又深,我们不敢在京城逗留,更不敢擅自传递这样绝密的消息,只能先将这些铁证带回镜花水月好生保管。”

今时不同往日了,景迟已将东宫清洗干净,聚集了不少得力心腹,万事俱备,只差诛心一击。这些铁证,也该拿到太阳底下晒晒了。

景迟将信件交还给高青山,“孤乔装在外不便携带,十日之内,会有孤的心腹专程来取,带回燕京。”

高青山老泪纵横,“红衣胜血,可洗冤仇。舅父无能,只能帮小主人到这儿了,余下的路艰难险阻,小主人远在深宫临渊履冰,还望万事当心!”

“孤记下了。”景迟道,“还有一事,北巡回京一个月后,谨王携王妃南巡,回程路上,谨王妃意外身故,诸位可知此事?”

王妃身故,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镜花水月这样的消息黑市自然知晓。

“但诸位一定不知道的是,谨王妃是被人下毒而死,而这件事栽到了孤的头上,又被圣上压了下来,便是在宫中也只有极少的人知晓。”

就在他还在为东宫旧部冤死的亡魂刻碑的时候,又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扣了下来??谋害王兄未遂,错杀了嫂嫂。

再后来,便是那桩投毒谋逆案。有人在延帝的杯盏上涂了毒,后来延帝盛怒之下误将那杯盏砸到景迟身上,剧毒从伤口侵入了景迟体内,险些害他丢了性命,反被诬陷下毒之人就是他自己。

三桩栽赃诬陷,一环接着一环,操作缜密,天衣无缝,短短数月间将如日中天的太子彻底逼到废黜的边缘,软禁于东宫。

若非念着已故高皇后的旧情,只怕延帝早就痛下狠心了。

一桩桩一件件,单凭谨王的脑子不可能布局如此周密,景迟对自己这位庶长兄的斤两还算有数。

如今一见信件,果然有萧贵妃从中牵线。

可是单凭他们母子两个,一组奇绝的连环计将曾经呼风唤雨的太子一朝斗倒,还是不可思议。

他们母子背后,必定另有高位之人相助。

“混账!他们到底往东宫泼了多少污名!”高青山脸色铁青,“小主人,方才我已命人将谨王妃所中之毒的来历交给太子妃,要拿到谋害谨王妃的证据,得打上梁家去!我们这就安排人手!”

景迟还没来得及说什么,白文良也道:“是啊!小主人和太子妃只管放心,我们说什么也得去梁家找到证据,还小主人清白!”

厅上百十号人也跟着一片大哗。

等、等等。

景迟张了张口,本想解释那位姑娘乃是嘉琬公主,不是什么太子妃。他自己孤家寡人一个,一心为着东宫,何曾有心思去想娶妻成家这样的美事。

可是……

太子妃……

这个陌生的词仿佛触动了心尖上某个敏感的地方,像毒素一般瞬间蔓延开来,短暂地冲上脑海,又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