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72千里(2 / 2)

加入书签

皇上叹息一声,语气中透出几分怅然:“如今太师年事已高,许多政见和谋略都愈加持重保守。虽然他的一众门生也时常与你意见相左,但啸儿,你性子急,这也是对你的一种磨砺。”

正啸默然,心知皇上的话语之意,大战在即,朝堂之势自然是向卢家倾斜,但圣上希望自己不要以此清缴太师,在朝堂上与太师争斗得太甚。

最终他深吸一口气,回应道:“圣上,如今开战在即,正啸心中只有南境战事。只要不扰乱战局,此战能胜,南境能平,我其余都不在意。”

皇上听后,终于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之意,他知道正啸的性子,素来言出必行,然后,皇上又微微挑眉,目光锐利地看向正啸:“其余什么都不在意吗?方茉云呢?”

正啸瞬间愣住望向皇上,若辰也转头看去,皇上素来洞察一切,他其实定然早已看穿了正啸的心事,知道茉云在他心中的位置。

皇上笑笑语重心长地说道:“既然是你信赖之人,就让她在后方为你押送粮草吧。”

正啸理解皇上的用意,皇上希望他一心投入此战,心无旁骛。这场战争关系到国运与民生,若胜,便入诏书所言,江山永固,天下太平,可若败,社稷不安,生灵涂炭,朝廷之威严也荡然无存。

正啸微微蹙眉,最终应道:“是!”

圣上望向正啸,亦温和地笑了:“此战若凯旋而归,你想如何,朕都应你。但是,大战之时,你可要跟朕好好保重自己。”

正啸轻轻点了点头,然后行礼,与若辰一道离开御书房。走出皇宫,正是夕阳西下之时,正啸一路沉默,心中似乎被思绪压得喘不过气来。

自己幼时,什么话都能跟姑父直言。姑姑让他练功,他跑了出去玩,回到被姑姑责罚,他竟敢当面反抗,说自己终日就是练功,别人家的孩子都可以去戏班看戏。姑父便会出来跟自己说情,第二日,姑父还会特地带他去戏班,看完戏后,路上问他:“戏好看否?”

正啸一脸无奈地说道:“咿咿呀呀的,不知所云,还不如回去练功。”

那时,姑父笑得前俯后仰,跟他说,以后有什么事你跟姑父直说,你姑姑性子直,惹怒了她,咱两都没好日子过,他记得单日亦是这么一个寻常的黄昏。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姑父成为了太子,然后登基成了权力至上的皇帝,他亦经历了无数的人世蹉跎,姑姑亦走了……

正啸知道,虽然皇上对他期许有加,但皇上早已变得深不可测,朝堂上的权力角逐、各方利益相互制衡,才是人君最关心之事,对谁都是恩威并施。

但皇上治国理政,对自己已经是极其宽待,任自己如何莽撞执拗,他也不过是稍作惩戒,而皇上对他的恩师??太师,亦是如此。

即便太师与自己的门人勾结,暗中处心积虑对付卢家,做尽了丧尽天良之事,正啸心知肚明,可在这场权力的斗争中,他只能咬牙坚持,吞下所有的苦涩与屈辱……他压根不可能跟姑父直说。

正啸抬目望向日落西山万物沉寂,深深吸一口气,所以自己自小便憎恶京城,阴谋诡诈、权力交锋、世间险恶和人心叵测……此处好像便是积聚所有深渊的漩涡。

他一路沉默,当他走过那条河时,目光不自觉地落向了水面??正是当年蕊儿浮尸之地。他深深吸了口气,皇上今日恰好提及此事,顿时心中泛起一丝悔意。

若他当时听见了蕊儿的呼唤,或许自己并未匆匆骑马驰骋而过,那条原本鲜活而单纯的生命,或许就不会如此仓促地消逝在人世。

若辰和他骑马并肩走着,自然也察觉到正啸的目光,不禁深吸一口气,他也知道正啸从那时起,便再也不曾在京城的街头纵马奔驰,再加上卢老太君的训诫,他亦再也不轻易与京中任何达官贵人家的女孩说话了。

“都这么久了,连先皇也曾说过,此事非你之过,何必再深深自责?”若辰轻轻的宽慰道。

正啸慢慢收回了目光,依旧沉默,没有说只字片言。

若辰见状,稍微一笑道:“你倒不如好好想想眼前的事,茉云可不太可能愿做个压粮官。”

正啸眼中瞬间闪过一丝愁绪,他回京之前还跟茉云许诺,让她回营与自己并肩作战,她定然日夜都想着,要完成她义父崔老将军驱逐?戎平定南境的夙愿,然而如今……

若辰骑在马上,看向正啸的眼神,畅然笑了:“卢正啸,昔日你连杀伐都如此果断,居然也有今日,真应了那首诗……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正啸不由得忿然收回目光,懒得搭理若辰。可再冷漠的眼神,都无法难掩内心的无奈。

这些日子,元帅已归营,正啸却仍留在京城,忙于和兵部确认初步的征战方略和军资调配方案。大战临近,京城与战备有关之各处要职,自然成了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若辰也不得不在其中左右权衡,他深知,正啸那刚直不阿的性子,此时也不得不面对朝局,权衡利弊。

黄昏将至,正啸与若辰才从兵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