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78《法苑笔记》第一百七十八章(1 / 2)

加入书签

江滨市司法局传来消息:郑源在煤都市□□被抓,被江滨市司法局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皇甫新城听到这个消息很是震惊,也深深地为郑源感到惋惜。一个工作能力很强的北京大学才子,就是因为好色最后栽倒在女人的肚皮上,毁了一世的才名。看来我们党在人才使用上,坚持德才兼备是非常正确的。德才兼备,德在才前,有德有才要重用,有德无才不重用,有才无德坚决不用。只有这样,才能在人才使用上立于不败之地。郑源的教训就是最深刻的反面教材和典型例子。

郑源从临江县法院调到江滨市司法局,是组织上对郑源这个人才的格外怜惜,是一个十分宽容的处理结果。大家可以想一想,作为一个政法机关的二把手,也算是这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刚刚调到这个单位不到一个月,就跃跃欲试地与本单位的漂亮女性工作人员玩起了风流游戏。玩了一个,还嫌少了,再玩第二第三个。我们可以设想,如果让郑源在临江县法院转正做了一把手院长,这郑源会不会把临江县法院当做自己的私人领地、后花园?答案是很明确的。

我们这次就做一次事后诸葛亮,来翻一翻郑源的风流史。人说墙倒众人推,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在郑源没有出事前,关于郑源在江滨中级法院的情况,还是大家比较忌讳说的话题,因为中国人是孔子的信徒,非礼勿视、非礼勿传,大家还是比较注意口德的。毕竟是生活小节,对吧?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是干事的君子,做大事不拘小节。这历来是贤者教育大众的经典语言。不过,你东窗事发、被大众唾弃了,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那大家就会墙倒众人推,你以前做过的一些丑事就会被大家突然想起。

比如郑源煤都出事后,从江滨中级法院就纷纷传出他以前与同事之间的那些风流韵事。在这里,为了顾及女同胞的颜面和自尊,我们就不做落井下石的事情了,专门讲讲郑源在煤都的事情。

郑源被调到江滨市司法局后,并没有认识到自己做人的失败,更没有反省自己做人德上的缺失。而是认为大家是故意在整他,是和他这个临江县法院的二把手过不去。别的我们不说,就说郑源在一次朋友请他吃饭的饭局上讲得一席话,我们就可以洞察他当时的心态:“哎,人怕出名猪怕壮,有本事的人就容易被人整,把我整下台了,不是把临江县法院的二把手位置让出来了吗?”

因为是比较好的朋友,所以大家就认为他说的是事实。就有朋友愤愤不平地问道:“郑处,是谁这么缺德,干这种事情?”

郑源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苦着脸说道:“人家不是说,谁得益谁就是始作俑者。是谁?我就不点姓名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