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第一场(2 / 2)
其次,情节严重。简疏文做了详细的数据表格,在法庭上清晰明朗地展示这些损害萧安人格和名誉的内容有多少人阅读、多少人转发、多少人点赞、多少人评论,这个数字非常巨大。这件事引起的讨论度越大,影响就越恶劣。
另外,诽谤人在主观上是故意的,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他们明知他们散布的信息是虚假的,二是在没有足够依据的情况下轻率地认定这些信息是真实的。简疏文在法庭上质问被告,他们判断萧安作弊和萧安是A大数学系萧主任的亲戚的依据是什么?四名网友判断萧安作弊的依据是萧安的本科成绩很一般,萧安本科期间爱玩,不像爱学习的好学生,还有更重要的,网上流传着一张萧安本科时期数学考试试卷的照片,那张试卷难度一般,但萧安做得并不好,有好几题中等难度的题都写错了,还有两道大题空着,网友认为,连这种难度的试卷都做不好,怎么去做A大数学系自命题的试卷?至于判断萧安是萧主任亲戚的依据就更站不稳,依据是两人都姓萧。
法庭上,简疏文说道,本科成绩一般,跟研究生考试作弊,这两件事之间是没有绝对的因果联系的,不能从本科成绩一般直接推出研究生考试作弊的结论。想要推出作弊的结论,作弊工具之类的直接证据又在哪呢?备考研究生往往有几个月到一年的复习时间,有些人本科期间不认真,但准备研究生考试这几个月却拼了命的去复习,实现逆袭不是不可能。那张试卷也是同样的逻辑,那一张试卷没做好,跟考研试卷做好了,这两件事之间有没有绝对的因果联系呢?能否从前者推出后者或否定后者呢?人的应试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做那张试卷的时间跟做考研试卷的时间间隔了很久,在这期间萧安会进步。至于萧安爱玩这个事情,简疏文说,大家在网上看到的只是表面,萧安的社交账号上全是她旅游和看演唱会的视频,那是因为她只发了这些视频,而她考研复习期间挑灯夜读、通宵做题的样子,她不会录下来发到网上给大家看。
简疏文认为,四名被告判断萧安作弊和萧安跟萧主任是亲戚的依据并不充分,而四名被告在依据不充分的情况下依然大肆散布虚假事实,造成恶劣影响,后果严重,已经构成诽谤罪。四名被告的行为还严重损害了萧安的名誉,构成名誉侵权。
第一场官司打得很顺利,萧安和简疏文胜诉,法院判定四名网友构成诽谤罪、侵犯萧安名誉罪,四名网友应向萧安道歉,删除一切诽谤博文,并赔偿萧安相应的精神损失费。
第一场官司打完,简疏文歇了一会,他想起卫知礼的话,做了会思想斗争,最后决定去看看陈非。
简疏文打听到了陈非现在的住址,他没有提前通知陈非,而是直接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