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29研究院(2 / 2)

加入书签

简疏文拿起保温杯喝了一口水,说:“缓刑期间,如果犯罪分子表现良好,常常可以减刑,从死刑变成无期,甚至变成有期。不少人反对死缓这种判法,认为死缓就是给死刑犯免死,对被害人不公平。江笙,你怎么看?”大概是在会讲上还没讨论过瘾,简疏文一回来就又跟江笙讨论上了。

“我们老师讲课时说,我们国家对死刑采取‘少杀慎杀,严谨错杀’的政策,死缓就是为了落实这项政策,主要是为了谨慎。”江笙说。

“这是学校的老师说的,你是怎么看的呢?”

江笙皱起了眉,他想了许久,缓缓地摇了摇头。

江笙没有直接回答简疏文的问题,而是一边整理文件一边说:“有次做小组课题,我查过一个案例,案例是这样的,一个人杀了另一个人,杀人的就叫他甲,被杀的就叫他乙,甲杀了乙,乙死了,甲被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看似判得很正常对吧?基本都是这么判的。但是后来发生的事情就……”

江笙叹了口气,继续往下说:“甲在监狱里表现良好,不断减刑过后,从死刑变成了有期徒刑二十年,二十年后他好好地出狱,跟他父母团聚,共享天年,甲做了点小生意,后面的日子过得还不错;但乙的家人就不一样了,乙是他们家唯一的劳动力,乙死的时候他年幼的孩子正缺钱治病,乙一死,家里没了经济来源,孩子病死了,孩子妈妈承受不住丧子之痛,疯了,乙的爸妈年迈,也没经受得住变故,一个自杀,一个也很快去世,一家人团灭了。”

江笙愤愤不平道:“很多时候杀一个人不仅仅只是杀一个人,很有可能是杀掉一个家庭。所以死缓对被害人真的公平吗?”

江笙目光灼灼地看着简疏文,似乎希望简疏文给他一个答案。简疏文沉默了一会,才说:“江笙,这个问题太深奥,我暂时没办法回答你。”

“我刚刚还刷到一个视频呢。”江笙拿出手机,打开视频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