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8章 学语言(2 / 2)

加入书签

“那就去语言学校吧,新移民免费的,对了,你都来了好几年了吧?赶紧打听一下,要不,新移民学语言的优惠就过期了!”

听Reina说了这些之后,婉晴立刻跑到Helen家,她想邀Helen一起上课,她希望学习的时候有个伴儿,这样不尴尬。而且,Helen的老公闫先生在NB省的时候学过语言,他应该有这方面的经验,她也想听听老闫怎么说。

婉晴的想法,就是结伴学习,这在加拿大的很多中国人之中很普遍。好像没有伴就不能学习似的。可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假如没有别人陪伴就不学习了吗?事实还正如此,因为在downtown住的时候,婉晴公寓对面的社区文化中心就有英文学习,但她找不到自己认识的华人同伴,所以一直都没有前去。

之前所讨论的文化属性问题,中国文化的属性之中有较为明显的群体主义倾向,这种文化重视集体合作和群体认同。所以,大家都有一种习惯于在群体中学习和分享经验,这就是一种文化上的偏好。于是,随着中国人来到海外,这种偏好就延续到了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这就体现在人们更愿意寻找与自己有共同背景的人一起学习。

因为,在新的文化环境中,语言学习不仅仅是学习一门新的语言,还涉及到适应新的社会和文化。所以,国人更倾向于和同样面临语言障碍的同胞一起学习。

积极的方面说,他们能够彼此支持、互相鼓励,共同面对挑战。也许,在众多海外华人的文化基因中,群体学习的方式能够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全感,有助于减轻语言学习带来的压力和孤独感。

可是从消极的层面分析,这是一种不自信和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因为,对于一些人来说,学习新语言可能会带来一定的不安和自信问题。也许和同胞在一起学习,可以更轻松地分享经验、互相纠正错误,从而提升语言的自信度和能力。

当然,学习不仅仅是学习本身,学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