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027二更(2 / 2)
那宫女没料到会忽然自萧淑妃的口中有此一问。
大概是因萧淑妃这两年间过于修身养性的缘故她竟没在第一时间想到什么后宫争斗之上而是真琢磨起了武昭仪的品性。
萧淑妃瞧着她的表情都能猜到她此刻所想不知为何颇感无语凝噎。
但再一想到自家女儿也是这种没心没肺的状态带回了个炸雷一般的消息又将本欲出口的吐槽给吞了回来。
听得宫女说道:“我听人说过六局二十四司的宫女
除却常驻于各宫的,但凡是去过安仁殿的,几乎都对武昭仪评价很高,觉得她为人宽和,是个相处起来舒服的主子。别的姑且不论,她应当挺会拿捏相处分寸的。”
若不然也无法在回宫后的短短时间内便博取到李治的偏爱。
不过这最后半句话,她好像还是不要说比较好。
萧淑妃闻言揉了揉眉心。
她的心腹宫女在立场上应当是天然站在她这一方的,尚且会有这等想法,那么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经年累月间扩散出去的声望,或许真是她能察觉到自己近来异动的凭据。
而这份与人为善的做派,不管是伪装也好,还是当真如此,总之她若此时收手,活命的机会看起来更大了些。
但有错就是有错,陛下这种脾气的人,不会因为宫里多一个淑妃吃不了多少多余闲饭,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她想了想,又在第二日将女儿叫到了跟前。
武媚娘既然不想让这拉拢出现在明面上,而是通过她的女儿传达消息,那她便先还是按照这个法子继续往来好了。
李素筠认真地端详了一番母亲的面色,惊觉她比起昨日的样子平和了不少。
她心中一喜。
这么看,阿菟真的没有骗她,那句话是有用的。
但很奇怪的是,昨晚上她在睡前让宫女跟她说卫子夫,听到的却是一个公主府中的讴者一路成为皇后的故事。而这种身份,和王皇后还有阿娘相距得有点远啊?
没关系!她现在还想不通,迟早能想通的。
萧淑妃摸了摸女儿鬓边的碎发,“替阿娘做一件事好不好?”
李素筠点了点头。
“去问问,若要后退,该当如何。”
她需要知道武媚娘能对她、对她子女的容忍底线在哪里。
但让萧淑妃有些没想到的是,被女儿在两日后傍晚带回来的答案,并不太像是武媚娘希望她接受到的处罚,反而是在教她,要退到哪一步去,才能让李治打消对她问罪的意思。
这也是一个,若是让萧淑妃自己去想,绝不会想到的答案。
她望着面前早已因心烦而剪秃了的盆景,又将那个答案在口中转圜了一遍,“周国夫人啊……”
?????
?
永徽六年七月初废王立武尚未随着朝堂人事变动结束而落下帷幕后宫之中倒是先有了另外一条令人惊愕的消息。
萧淑妃向李治递上了一份请罪书。
她以妃嫔善妒为名自请除淑妃之位并请跟随周国夫人钻研佛理重学规矩。
周国夫人是什么人?
那是李治的保母姬?持。
自南北朝时期便盛行的尊崇保母风尚让姬夫人在太宗朝便被封为三品夫人。
长孙皇后病逝后姬夫人在李治面前的地位水涨船高。又因太宗亲征辽东之时姬夫人率领太宗后宫嫔妃前往前线觐见在还朝后便被封为一品夫人。①
到了李治登基之后姬?持便成了周国一品夫人!
这一连串的升迁足可证明李治对这位长辈的恩厚。
若说李治对谁最为信任倚重姬夫人必然在前三之列。
而让李治格外满意的是姬?持很明白自己的优待从何而来。
或许是因早年间以罪臣身份进入掖庭的缘故姬夫人地位虽高却很少出来走动使用自己的特权反而是随着年事渐高而愈发喜好佛理。
?持这个名字便是她在研读佛经后为自己取的。
这样一来萧淑妃为何选择与周国夫人待一处去便好理解了。
她这封请罪书一面是抬了一手周国夫人的品性以“就学”为由给自己寻找了一个上佳的避祸之地。
另一面则是表明了将以佛理修养心性绝不再耽误陛下的要事。
随同萧淑妃此举一并到来的还有曾经有所异动的南方贵族的偃旗息鼓。
表现到这个份上就算李治当年真因为萧淑妃碍于家族立场“袖手旁观”的缘故对她有些不满现在也着实没什么好说的了。
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他总觉得这种“抱大腿稳准狠”的行事方略不像是萧淑妃能想得出来的。
这让李治接到这封请罪书的时候不觉陷入了沉思。
可当他令人将萧淑妃近来接触过的人都给盘算了遍也没发觉她的“智囊”在哪儿。
那便??权当认为是她自己想通了吧。
反正有罪要罚
应的圣旨同样不慢。
天子有诏,萧淑妃褫夺淑妃称号,改封昭容,留于周国夫人身侧反思进学。
但为防叨扰周国夫人清修,在其佛堂之侧另修了一处院落,用于萧昭容所居。
此外,雍王李素节的这个“雍字,原本是因母亲身份而贵,现如今萧淑妃降为九嫔,他也得有些表示才对。李治思量之下,将其自雍王改封为许王。
这一条,在别人看来当然是惩处,可萧淑妃收到这封圣旨的时候却大松了一口气。
“人人都道雍王有继承陛下位置的机会,若非太子先归入皇后名下,得正统名号,围绕在他身边的人必定远比现在多。
李素筠不大明白,“人少才好吗?
“当然更好。这话不是自萧淑妃嘴里说出的,而是她的大女儿李下玉。
这女孩子已有十岁上下的年纪,或许是因平日里多习文墨,在打眼望去之时便觉有股书卷气,也比李素筠看起来文静不少。
只从她望向母亲隐约藏着几分担忧的目光中,还能看出情绪波动来。
“对,当然更好。萧淑妃语气笃定地说道,“总归此番的麻烦已是差不多过去了。往后……
她看了看素筠的脸,有一瞬间想说她是傻人有傻福,早早便同未来皇后的宝贝女儿玩在了一处,又想到李治此人的偏爱未知能持续多久,还是别将话说死了的好。
“往后的事便往后再说吧。
萧淑妃幽幽叹了一口气,“你记得替我谢谢那个出主意的人。也……好好听她的话。
她随后要跟着周国夫人一段日子,虽然还能回来看女儿,但也没法像此时一样日日过问。
倒不如赌一把,武媚娘在成为武皇后之后不会对她的女儿有所苛待,让人找到对付她的把柄。
那么听话一点总是没错的。
见母亲将话说得郑重其事,李素筠也连忙点了点头。
虽然……她到现在还不知道这忙到底是怎么帮上的,而且总觉得让她听一个不到两岁孩子的话,也有那么点奇怪,但既是阿娘说的,她先答应着吧。
她更不知道的是,当萧淑妃选择退出的那一刻,摆在王皇后这一边的筹码便又少掉了一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