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章 自动点亮(2 / 2)

加入书签

吴同志的话语平稳有力。

“今日会议有两项重要事项,第一是关于我们的大院租金问题。

大部分的房子归街道所有,少数如易中海和何雨柱私有的除外。

因此,需要交纳租金的家庭之前都是阎大爷负责收缴,他做得很好,往后仍将委托阎大爷,继续收租金并转交给街道。”

陈生观察到阎阜贵并未显得意外,他们肯定已经就此事进行了沟通。

“第二,重大议题:街道接到工资调整的通知。

打个比方,假如我们这里的易师傅现今的月收入为六十元,按照新的八级技术工政策,如易师傅被评评为八级,他将得到百元的薪资,这就是新的薪酬标准。”

当吴干事提及薪资改革时,大院内的氛围顿时活跃起来。

他又举例说:“比如院后的陈小同志,在别的单位,若他现在拿的是每月22元工资,按照新的政策变成4级办事员后,将会涨到每月56元的待遇。"

总结下来,工资改革后,薪资将有一套清晰的标准。

以咱轧钢厂人数最多来说,工作表现出色、级别高的员工工资自然也会更高,这引起了大家一片讨论声,吴干事的话就像点燃了桶一般。

陈生觉得这个变化对原本老北京城内的工资水平影响有限,毕竟原本划分标准相对已较高。

像他自己,如果按正常标准,他还是最低级别,薪水还是稳定在每月23元。

但是对于像易中海和刘海忠那样的,薪资变动可能会更大。

据猜测,他们可能在六七十到上百元左右,升职后肯定会有明显增长。

对于贾东旭这类已跳出学徒期的人来说,评级提高,待遇会随之提升。

然而那些混日子的员工,改革无疑会给他们带来冲击,等级降低,意味着薪水也可能相应下降。

吴干事继续:“好了,这仅是提前告诉你们,往后每个岗位将接受考核评级,希望大家能为此尽心尽力。”

他接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