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6包粽子(2 / 2)

加入书签

李兰香心中有数,回到自己摊位上,便定下五十张一捆一文钱的数目。这样定,一是因为他们的箬叶相较于别人,洗过要更干净些,而且也有人一样定价,不算突出;二是因为他们已经按照五十张一捆捆好了,倒不好再拆。

把一张棕榈叶劈作两半,每边同样是定价一文钱,菖蒲和艾叶则常见些,定价要更低,一把才算半文钱,两个需搭配着一起买。

城里人要过端午节,自然需要用到这几种植物,它们都长在山上和野地里,要用就只能花钱买。

不过多时,就有人上来问价,翻看了他们的担子,估计又与其他摊子比较了价钱,很快就买了两捆箬叶、半把棕榈叶、一把菖蒲和一把艾草走,进账四文钱。

有这般买得少的,也有买得多的。半上午时,有个穿着体面的嬷嬷来摊子,一下子买去了五十捆箬叶,十把棕榈叶,菖蒲和艾草更是收去了一半,交给跟在后头的小厮带走,这应该是哪个体面人家家里的管事女仆,给钱时也不讲价,或许是觉得数目太小,不屑于还价吧。

卖到下午,堆积得高高的两担高箢箕渐渐空了,快到傍晚时,夫妻俩终于收担子回家。今日卖货,得钱六百八十七文。

到家中吃了晚饭,李兰香把糯米和绿豆倒出来浸上,准备明日包粽子用。

家中还有半条腊肉,要抓紧吃完,否则到夏季黄梅天,恐怕要发霉。正好这次包粽子,可以拿来用掉。

第二日上午,李兰香就带着宝珍与宝珠两个一起包粽子。

把姐妹俩的袖子撸到手臂上再捆起来,又打水仔细地用皂角洗干净小手,才允许她们俩来帮忙。

腊肉切作丁,把野外摘来的嫩豌豆剥出壳,糯米里加去籽的花椒粒和盐巴,拌匀后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这种豌豆腊肉粽是西南地区的做法,葛月红年年都会做,所以李兰香也学了来。

还有板栗鲜肉粽,昨日在城里买的五花猪肉切块,用盐和酱油以及加一勺糖稍微腌制一下,再来剥板栗。

板栗也是他们这儿的特产,他们村子为何叫栗花村,就是因为村中前后种植了许多板栗树,每年秋天都能收来吃,才叫的这个名字。晒干的板栗剥开取肉,把它放在温水中浸半个时辰。

趁这个功夫,可以先来包不那么麻烦的豆子粽与红枣粽。

红枣粽是宝珠点名要吃的,毕竟她嗜甜,全是咸粽可满足不了她。

李兰香将两片箬叶交叠,前后都空出一部分,然后把箬叶折叠成漏斗的形状,再放入豆子与糯米,把空出的箬叶部分盖下,用力裹紧,再用棕榈叶系上。而且放入的食物要与漏斗口齐平,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多了少了都容易扎不紧,会漏出来。

两个小娃娃也跟着做,只是她们人小手也小,包粽子时,一边往漏斗里装食物,另一边漏斗底下,糯米和豆子不停地漏。

宝珍使劲攒住底部,把叶子再扯紧些,手忙脚乱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总算裹好了一只,然后递给李兰香,要她帮忙系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