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油茶籽(2 / 2)
今年过生时,宝珍还让罗水林把镇子上的天养也接了过来,在她们家里一直住到宝珠生辰结束才走,玩了五日不晓得几开心。
全家上山摘油茶籽,背背篓的背背篓,拎篮子的拎篮子,还有挑箩筐和提桶子的,这些个都是拿来装油茶籽的工具,然后穿上旧衣服就走。
摘油茶籽有讲究,寒露后开始收稻谷,收完稻谷正好就到了霜降,他们这儿的老话:“过了霜降节,油在树上歇。”说的就是这个时候去摘油茶籽,榨油出油才会多。
山地是分好的,里面的油茶树都是各家的财产,可不能摘错。宝珍好奇,每家的山地是相连的,那相隔的地方要咋分辨呢,难不成一棵树一棵树去认么。
罗水林和李兰香听完笑而不语,只说:“等长大就晓得了。”同样的树摘个一两年,自然分辨不清,若是摘上个十年八年的,怎样都分的清了。再不济,等摘错了,自然会有人骂上门,挨一道骂,就啥也记得清了。
山上蚂蚁窝多,尤其是油茶树上,总是会被山蚂蚁筑巢。李兰香叮嘱两姐妹,叫她们摘的时候仔细些,可要提防山蚂蚁咬手,若被咬上一口,很容易起红疙瘩,且又疼又痒,可难受。
宝珍和宝珠戴着草帽子,一个拎篮子一个提桶子,听了嘱咐乖乖点头,然后在附近找小油茶树摘果子。
种油茶树的山地不同于别的地方,这里的土大多是红壤,红壤黏性大,风化程度较高,养分贫瘠,最适宜种喜欢它的油茶树,其他树不好存活。因此山上除了油茶树和零星一些灌木,大多都是矮草,会有野兔子在这里打洞生存。
两姐妹找到一株比她们略高一些的小树,就开始摘果子。树上除了会有山蚂蚁,还有蜘蛛结网,两姐妹刚开始还一惊一乍的,摘了几棵树后便见怪不怪,习惯了。
长在树上的油茶籽大的如鸡子,小的比杏子还小,表面的果壳光亮,长有绒毛,通常是青色或红色,亦或青红均有,这跟它们的成熟程度和日照相关。
宝珍仔细搜寻小树上的油茶籽,生怕错漏了一个;宝珠个头矮些,就专挑着树下围的油茶籽摘。两个人互相合作,不一会儿就摘满了一篮子,然后一人拎一边,把篮子运到罗水林带来的大箩筐边,将油茶籽全部倒进去。
等到罗水林带来的四个大箩筐全部装满,正好到了中午。这时候孙婆子就赶着家里的两头牛拉着板车过来,帮忙运回去的同时再送一趟饭。
午饭在山上吃,一大家子找棵大树聚在树底下,用早上茶罐里剩的水略微洗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