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61章 研习医术相谈甚欢(1 / 2)

加入书签

张符宝秀眉紧蹙,眼眸中满是忧虑之色,她轻启双唇,声音温柔而关切:“先生,您何苦这般操劳?您且瞧瞧,您日复一日,从无间歇地为众多病人悉心诊断疗治,可这普天之下的病患仿若繁星,数不胜数,无论您多医治一人亦或暂且少医一人,于这茫茫病海之中,似乎也难以改变那宏大的局面。先生,您的身体才是最为紧要的,万不可因过度的劳累而损害了自身的康健啊。”

华佗微微抬起手,捶了捶自己那疲惫不堪、正用手支撑着的脑袋,长叹了一口气道:“唉,话虽如此,可在我心中,但凡是有一线生机能够挽救的生命,我都不忍舍弃。你且想想,一个家庭里若有一个病人缠绵病榻,那沉重的负担便会如同一座大山,足以将整个家的生机都拖垮。更何况当下这世道,政治昏暗无光,百姓食不果腹,生活于困苦之中,也不知这艰难的时世何时才会迎来转机。我所能做的,也仅仅是在这洪流之中,尽自己的一丝微薄之力罢了。倒是你啊,小友,你出身富贵人家,本可养尊处优,却能心怀怜悯,对寻常百姓的疾苦感同身受,与他们相处之时,毫无骄矜傲慢的架子。有此等仁善之心,已然难能可贵,足以堪称这世间的一时之贤才了。”

张符宝初次与华佗相见时,心中忐忑,出口介绍自己乃是孙策孙伯符。华佗一生走南闯北,阅历无数,孙策之名如雷贯耳,又怎会轻易被欺瞒?况且他目光如炬,一眼便洞察出张符宝的女儿身。只是华佗心怀旷达,不慕虚名,对这等伪装之事并不在意。他见张符宝心怀仁慈,身着服饰质地精良、剪裁精致,必是出身富贵之家,却毫无骄奢之气,能对穷苦百姓的病痛感同身受,不仅悉心诊治,还不惜钱财为他们买药。在华佗眼中,这便足矣。于他而言,只要一心为百姓谋福祉,身份地位不过是过眼云烟,又何须计较?华佗心中暗自思忖,若天下人皆能有此善念与义行,世间该是何等美好,他盼望着这样的景象能够遍及四方,让百姓皆能脱离病痛与困苦的折磨。

华佗缓缓起身,行至草庐门口,微微掀起草帘,抬眼仔细打量着外面的天色。只见那原本湛蓝的天空已被暮色浸染,西边的晚霞也只剩下几缕残红,像是燃尽的炭火,昏黄的光线无力地洒在大地上,预示着黑夜即将来临。他转身回到屋内,对着张符宝语重心长地说道:“小友,天色眼见着就要黑透了,你还是赶快回城去吧,这荒郊野外,道路难行,莫要让家中大人忧心。”

张符宝嘴角上扬,带着一丝狡黠,仍装作一副浑然天成的男儿气概,故意粗着嗓子,模仿孙策的口吻说道:“先生此言差矣!想我孙策自起兵以来,征战四方,风餐露宿乃是家常便饭。哪一次不是在刀光剑影中闯荡,在生死边缘徘徊?这小小的黑夜,又何足惧哉!我孙策纵横江东多年,什么阵仗没见过?岂会被这夜幕阻拦了脚步。况且,我向来行事只凭心意,哪有被家中牵挂所羁绊之理?如今好不容易得此空闲,不必理会军务琐事,正可与先生尽情畅谈。你我相识已久,却始终未曾有机会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好好聊聊这世间百态、医道仁心。今日天赐良机,若就这般错过,岂不可惜?先生不必再劝,只管与我畅聊便是。”

华佗看着张福宝这般煞有介事、蛮不在乎的样子,心中暗自思量。他深知,这城门的关闭与否,对于寻常人而言,是必须遵循的规则,可眼前这少年却视若无睹。她既能如此淡然处之,想必其身份尊贵非常,能够自由穿梭于城门之间,不受宵禁的约束。这无疑从侧面有力地印证了这小姑娘家世的显赫与不凡,背后定有强大的家族势力作为支撑,才能有如此底气与自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