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80章 张鲁亲迎西凉兵锋(1 / 2)

加入书签

忽然,人群中不知是谁高声呼喊了一句:“哎,你们往队伍后头看呐,在那中间夹着的三十个全副武装的人,会不会就是传说中西凉的使节啊?”这一嗓子仿若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众人先是一愣,随即纷纷把目光投向队伍后方。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率先咋呼起来:“哟呵,就他们那身破衣烂甲的,这也太寒酸了吧!咱汉中随便一个小兵的装备都比他们强上几分。”旁边一个穿着布衫的瘦子赶忙附和道:“就是就是,这西凉之地,怕不是穷得叮当响,才让使节穿成这样,哪像咱们汉中,富得流油,咱百姓都能穿得暖吃得饱。”一时间,众人的欢声笑语中夹杂着对西凉的肆意鄙夷,言语间满是对自身所处汉中这片富足之地的洋洋自得与优越感爆棚。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张鲁和他身旁的一众官员,也清晰地听到了百姓们的纷纷议论。那官员满脸堆笑,带着讨好的神色,凑近张鲁,轻声说道:“师君,您且瞧瞧,这百姓们的议论啊,倒也并非毫无道理。您看这西凉来的使节们,一个个穿得如此寒酸简陋,哪里能比得上咱们汉中。且不说咱们那些训练有素的教兵们,单是这大街小巷的普通百姓,哪个不是过得宽裕富足?这满目的繁荣昌盛之象,可全都是师君您的卓越功劳啊。”

张鲁闻言,目光缓缓转向那滔滔不绝的官员,眼中却毫无赞赏之意,反倒升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厌恶。他狠狠地瞪了那官员一眼,这冰冷的目光仿若利箭,瞬间让那官员的笑容僵在脸上。马屁拍到了马蹄上,官员只觉后背发凉,讪讪地往后退了几步,大气都不敢出,乖乖地闭上了嘴。

张鲁心中此时的思绪,却与周围这些阿谀奉承之辈全然不同。诚然,汉中派往西凉谈判的使节团,每次出行都是一个个衣着华丽、光鲜亮丽,看起来仪表堂堂、气宇不凡,可实际上,在这看似耀眼的外表之下,又有几人是真正怀有济世安邦之才、能在谈判桌上纵横捭阖、为汉中谋取长远利益的呢?

反观西凉的这个使团,规模甚是小巧,使团成员们身上的衣甲,也大多有些残破磨损,乍一看去,的确显得颇为寒酸。然而,张鲁却敏锐地察觉到,旁人都未曾留意到的细节??那仅仅三十人的使团,周身散发着一种无形却摄人心魄的肃杀之气,犹如潜藏在暗处的猎豹,虽未行动,却已让人不敢小觑。

越是看到西凉使团这般不事张扬、无意装扮的模样,张鲁心中便越发清晰地意识到,这恐怕恰恰证明了在西凉人的眼中,汉中并未被他们视为足以重视的强大对手,甚至可以说是有那么几分刻意的轻视。这种被人看轻的感觉,犹如一根细小却尖锐的刺,深深地扎在张鲁的心头,让他颇为不是滋味。但转瞬之间,当他想到那威名赫赫的马超如今还被自己扣留在汉中,犹如一张强有力的底牌攥在手中,他的心中又渐渐释怀了。毕竟,有马超在,就意味着自己在与西凉的博弈中,仍占据着一个极为关键的筹码。

随着西凉使团的逐渐靠近,张鲁微微敛神,将那纷扰的心绪暂且收起。此时,汉中的使团率先停下脚步,整齐有序地向两侧让开道路,留出一条通往张鲁所在之处的通道。杨松身姿笔挺地静立在原地,目光专注地凝视着前方。片刻后,李儒不疾不徐地骑着马缓缓而来,那悠然自得的模样,仿佛只是在闲庭信步。虽说李儒只是一介文士,然而在西凉这片土地上,骑马乃是人人必备的基本技能。直至行至杨松跟前,李儒才不慌不忙地翻身下马。只见他身着一袭极为寻常的衣衫,没有丝毫因代表西凉出使而刻意修饰装扮的痕迹,质朴而简单。即便如此,杨松亦不敢有丝毫怠慢,脸上堆满恭敬之色,毕恭毕敬地引领着李儒,朝着张鲁所在的方向稳步走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