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2章 溯源(2 / 2)

加入书签

联想到刚刚的那个梦,以及古春在乔家垭所说的那些有关天坑的莫名其妙的话,杨浩宇觉得天坑这个地方,一定会藏着不为人知的惊天之谜!而且一定和先民们有关!

回到基地公寓时,东方已露鱼肚白。

杨浩宇完全没有睡意,他烧水泡了一杯浓浓的古寨春茶,斜倚在沙发上,开始追忆记忆中爷爷以及其他一些老人们讲述的有关三姓寨的先祖们进山时所发生的那些故事......

杨浩宇至今都记得,自己在官坪上小学的那会儿刚满五岁。

因为到他快上学的那会儿,恰逢实施了好多年的大集体结束了。

农村承包责任制开始了。

生产队的幼红班也停办了,父亲在外工作,忙于农活的母亲一人无法同时照应杨浩宇和年幼的弟弟,于是便把比较淘气的杨浩宇早早地送到学校。

那时候,每个生产队办的都有单级班小学。

单级班小学只开设1-4年级的课程,到了五年级时,就要集中到大队的“点校”,后来改名为“中心小学”去读书。

那时还没有全面实行义务教育,上学是要交钱的。

需要教学费、杂费、书本费等杂七杂八的费用,一学年得十好几块。而且早中晚餐都要自己解决。

除此之外,还要参加学校的各项劳动。

每个学校都有为数不少的菜地,还有用来砍柴火用的“柴扒”。

这些地需要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