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章 新闻新闻快讯3(1 / 2)

加入书签

《给秦皇汉武直播长寿秘诀》全本免费阅读.cc

【下面请听第二条资讯??

明孝宗位面,经过一百二十五年的艰难维持,明朝官方纸币“大明宝钞”终于在商品货币经济中失去其作为货币作用。如今民间只用银和钱进行交易,宝钞犹如废纸。】

刚刚还在拿笔记笔记的朱元璋:???

咱的大明宝钞这就成废纸了?!

朱元璋不是不知道大明宝钞存在弊端,毕竟现在已经是洪武十二年了,在历史上明年他就会推出新的规定,努力维护宝钞的地位。

但规定是一回事,执行又是另一回事。

大明宝钞的使用制度从一开始就很奇葩,又不管不顾地随便加印,会贬值理所当然。毕竟大明又不是某世界流氓,能够随便印钱还不怕别人不买单。

“纸币?这又是什么东西?”

没有纸的朝代一脸迷茫。

造纸术发达但还没出现纸币的朝代则非常惊讶:

“纸还能用来铸币?那岂不是想铸多少铸多少?”

然后寅虎告诉他们别做梦了:

【自宝钞发行以来,问题连连。】

【明朝统治者忽略了货币与商品价值的关联,盲目印发宝钞,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大量宝钞流入市场,却没有对应的金银铜作为等价替换。当宝钞总面额大于贵重金属储备时,它便成为一张废纸。】

屏幕上出现几张大明宝钞的照片,可以看到上面写着的面额从一百文至一贯(一千文)不等,一共六种样式。

众人顿时了然,应该是标了多少价的宝钞就能兑换多少铜钱。这样确实比携带铜钱要轻便,难怪会被发明出来。

画面一转,是百姓拿着宝钞兑换铜币。当铜币库存大于等于宝钞面额时,兑换得很顺利,可当兑换的百姓多了,大家发现问题出来了。

聪明人恍然大悟:

“官府库房里没有那么多钱,但是外面手持宝钞的百姓还有很多。这些宝钞换不到钱,自然就成了废纸。”

“怪不得说纸币不能随便加印,需要和库存相当!”

管仲:…………

管仲此刻非常窒息,作为一个经济大佬,他完全受不了后世这种骚操作。

根本用不着看视频,以他的经济学素养,方才在听说明朝随

便印钱的时候他就意识到问题所在了。

这也太乱来了!

管仲痛苦地闭上眼睛后世人真就一点不懂这些还敢瞎折腾胆子真大。

这叫什么?害怕外人靠经商把你国家弄崩就强行抑制商业。然后自己亲自出手胡乱印钱搞垮国内经济实在是太强了。

佩服佩服。

管仲在想怎么春秋时期没有纸币也没有疯狂印钱的国君呢?要是其他国家都这么玩他还用得着费几年的劲才坑瘸一个鲁国吗?

只要每天坐在齐国境内等着其他国家全部乱套就可以轻轻松松成为春秋霸主了。

可叹生不逢时啊!

【除却过量发行外宝钞还面临着只发放但不全额回收的困局。

政府以宝钞为俸禄下发收税却只收物资和金银少量收取甚至根本不收宝钞。百姓手持宝钞却依然需要上交经营物资想要凑足金银却找不到地方将其兑换成铜钱最终导致宝钞无人问津。】

朱元璋感觉自己被骂了:…………

他发行宝钞的时候想法其实挺天真的就是代替铜钱。因为王朝新建时期国内缺铜他觉得纸币可以替代铜钱就这么干了。

但是国库又确实很需要铜钱和物资不需要纸币所以后来收税的时候还是以收取物资和金银铜币为主。

他自己盘了一遍这个逻辑觉得没问题啊他多机智解决了这么棘手的缺钱状况。

但是事实证明问题很大。

这不就是用不值钱的纸换百姓手里的钱吗?本质上就是剥削。

【另外宝钞的磨损以旧换新、盗版假.钞的流传、基层官吏在执行货币政策时的阳奉阴违等

明太宗至宣宗共计二三十年间也曾采取过各类措施维持宝钞的购买力然而收效甚微。不过如今宝钞还未彻底退出历史的舞台其能否起死回生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随着寅虎的讲述视频画面中出现了使用宝钞时遭到了各种刁难的场景。

宝钞因保存不当或年代久远而字迹不清遭到了官府的拒收;

字迹清晰的宝钞因是旧钞不如新钞好花用外界更青睐新钞旧钞购买力下降;

官府出台政策分明是接受旧

钞的,但是底层官吏说什么都只收新钞……

一桩桩一件件,各种各样的问题爆发,看得人直冒火。

朱元璋气得踹翻了案几。

特别是最后一条,视频上以文字标注是洪武十三年下达的政令。但是底层官吏无视政令依然我行我素,这是不把他老朱放在眼里啊!

怪不得宝钞要凉,就这个情况不凉才是怪事。

但是即便解决了官府这边运作的问题,宝钞的根本矛盾还在。只要金银铜储备不足,就永远无法阻止宝钞的贬值。

朱元璋现在就很后悔,应该早点找个经济学大才的。哪怕无法彻底解决问题,能帮忙想法子拖延一二也好。

时间长了,说不定国内的金属钱币储备就上来了呢?

“那个什么经济的直播是初七对吧?到时候你们几个都好好学学。”

朱元璋叮嘱儿子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