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1诊脉不只是摸手腕深入了解中医脉诊的奥秘(2 / 2)
在中医理论中,浮脉的出现往往与表症相关,即疾病位于体表或影响人体肌表的症状。例如,感冒初期,邪气侵袭人体肌表,导致肌表毛孔闭塞,气血流通不畅,就可能出现浮脉。此时,患者可能伴随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症状。
沉脉:沉脉是一种具有特定特征的脉象。当医生用指腹轻触患者寸口部位时,如果感觉不到明显的脉象,而需要稍加重按才能感觉到脉搏跳动,并且搏动有力,这种脉象就被称为沉脉。
沉脉的出现往往与里证相关,即疾病位于身体内部,影响脏腑气血的正常运行。在病理上,沉脉多因寒邪内侵、阳气被遏、气血凝滞所致,或者因为气血两亏、脏腑虚损、脉气无力鼓动,导致脉象沉伏。
具体来说,沉脉可能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沉而有力:多为实症,如寒邪内侵导致的疼痛、积聚等。
2.沉而无力:多为虚证,如气血两亏、脏腑虚损等。
3.沉迟:多为寒证,如阳虚寒凝导致的四肢不温、腹痛等。
迟脉:它表现为脉搏跳动缓慢,每分钟搏动次数少于正常次数(通常为60次以下)。迟脉的出现,往往与人体内的气血运行不畅、阳气不足等因素有关。
在中医理论中,迟脉通常被视为寒症的表现之一。寒邪侵入人体,导致阳气受损,气血流通受阻,进而使得脉搏跳动变得缓慢。除了寒证之外,迟脉还可能与气虚、血虚、阳虚等证候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迟脉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
↑返回顶部↑